原创 被鱼鳍刺一下,怎么就下了病危、截了肢?
2022年12月24日 【健康号】 范晓明     阅读 183

一例创伤弧菌感染患者的急救

本文作者:范晓明,上海长海医院烧伤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烧伤外科学博士,统计学博士后。

单位简介:上海长海医院烧伤科,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全军烧伤研究所,上海市烧伤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复旦医院排行榜烧伤专业排名前三。


2022年9月25日,我在科里值班,正睡得香,凌晨3点接到急诊抢救室急促的电话,请求对一名意识障碍、休克、左手肿胀的患者急会诊

 

急会诊的意思是,10分钟之内要到达会诊地点。

 

我赶紧从床上蹦下来、拎上白大褂、边走边穿,也不等电梯了,小碎步楼梯溜下去。

 

到了抢救室、来到病床边,跟抢救室的值班兄弟快速把病情摸了一遍:

 

75岁男性,36小时前被青鱼鱼鳍刺伤左手,伤后12小时左右便出现左手肿痛、意识障碍,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120转至我院急诊时已经是凌晨3点。老先生合并有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目前病人意识障碍、烦躁,无创血压波动在50/20mmHg,心率150次/分,氧饱和度100%,无尿。引人注目的是左手和左小臂肿胀、发紫、血疱。

 

我心里嘀咕,难不成又是创伤弧菌在作怪?

 

“创伤弧菌”,回想起来仍是心有不甘。

 

2021年的夏天,我在监护室工作的最后一个月,主管的最后一名重病人也是疑似创伤弧菌感染,可惜当时一没第一时间抓到创伤弧菌感染的直接证据,二是经历过三周的悉心治疗后,患者还是因为第二波继发性的感染抢救失败。这成为了我心里的一根刺。

 

要快,我的脑海里有个声音在喊。

 

我跟抢救室的兄弟说,按急诊手术的标准赶紧准备吧,一会儿直接进手术室,术后再回我们科监护室。

 

这时候家属也都围了过来,我跟他们说:不开刀,大概率人就没了,开了刀,也未必能活下来。按照我们的临床经验,老先生很可能是感染了创伤弧菌,目前全国也就报道了200多例,死亡率接近50%,我们科也只收治过6例。希望家属赶紧拿个意见出来,我们现在是在跟死神赛跑。

 

我的这番话是有依据的,并非危言耸听。

 

去年在治疗那名疑似创伤弧菌感染的病例失败后,我把国内外所有创伤弧菌的论文基本上都刷了一遍,又跟研究生一起回顾了国内已经发表的病例,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病例回顾性分析。

 

综合来看,目前国内累计报道病例228例,死亡率46%,78%的病例有水产品接触史,66%的病例合并有肝脏病史。这篇论文已经投稿,正在盲审。

 

家属简短讨论后,一锤定音,救!

 

那就飞速地运转起来。

 

留置深静脉快速补液、经验性抗生素滴上、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血压、床旁超声探查患肢血管闭塞情况、开具住院证、术前谈话签字交代手术风险……

 

一套组合拳下来,2个多小时后,患者已经躺在了手术台上,此时天微微亮,清晨5:30。

 

手术时间2个多小时,在急诊用记号笔标记的坏死范围已经爬升到肘关节以上,可见这个细菌狂飙突进的速度。

 

这次一定要抓到细菌的证据

 

术后,我留取了刺伤区软组织样本、血疱液标本、血标本。

 

回到监护室后,正赶上监护室教授带领查房,我把病史和手术情况交班后,一阵困意袭来。

 

第二天,病原体高通量测序检测回报结果:血疱液中检测到创伤弧菌,100万拷贝!手掌组织中检测到创伤弧菌,20万拷贝!外周血中检测到创伤弧菌,300拷贝!

 

全中!

 

之后这位老先生在监护室行重症治疗2周,期间多次行血浆置换、床旁血液透析等关键性治疗,我们对残端也进行了反复清创。10月下旬,这位老先生右下肢又发现肿胀疼痛,在排除了血栓性因素后,手术台上发现又是一窝隐匿性感染灶,看这狡猾的弧菌!

 

11月20日,伤后第58天、住院第56天,这位老先生终于治愈出院。

 

家属送了我们一面锦旗,感恩戴德:仁心仁术救人于水火,大义大德播爱天地间

 

我想,这就是医生的成就感: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在面临生死的考验,在面对未知的病情,在直面罕见的病例,医生就是挡在患者和死神之间的人肉盾牌,武器就是手术刀、是治疗策略、是责任心和爱心。

 

幸而为医,不负患者。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