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儿童颅内肿瘤导致内分泌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
2020年08月29日 【健康号】 徐金     阅读 8418

摘自神外资讯平台——仅供学习

儿童实体瘤第一位,80%为恶性。

接受放疗的儿童患者中51.4%的患儿出现了下丘脑-垂体-靶腺轴激素分泌功能障碍。

生长激素缺乏症和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最常见。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减退症、高催乳素血症、儿童性早熟、性腺功能衰退、生育性功能改变及褪黑素等并发症。

有研究表明,因为下丘脑和垂体区域对放射异常敏感,导致生长激素分泌峰值降低,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目前研究表明,接受30Gy以上放射剂量治疗的CIT患者中,近100%的患儿在接受放疗后2~5年内出现对胰岛素耐受试验反应减弱,出现生长激素缺乏。

促甲状腺激素、T3及T4水平评估CITS放疗后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为0%~67%,一般在放疗后2年左右出现,其中在接受全脑、全脊髓照射的髓母细胞瘤患者中的发生率最高,占53%。

性早熟是CITS最容易被忽视的内分泌功能障碍,导致患儿成年后出现生育功能障碍。研究表明,给予CIT患者放射治疗剂量18Gy可损伤分泌γ-氨基丁酸神经元,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神经元过早激活,从而出现性早熟。

CITS放疗后性早熟的发生率高达12.2%,男/女=1/3,大部分发生在放疗后5年左右。

在所有的放疗后CIT患者中,女性内分泌功能失调的风险高于男性,具体机制不清。

年龄越小的患者内分泌失调的风险越高,可能与大脑发育和对放射线敏感性有关。

CIT放疗后发生内分泌功能障碍与肿瘤的病理学性质相关,其中髓母细胞瘤为42.0%,低级别胶质瘤为24.6%,生殖细胞瘤为10.1%,未行病理学的肿瘤(主要位于鞍上的肿瘤)为9.4%。然而,因为不同性质的肿瘤治疗方案及放疗剂量不同,结果并不可靠。

肿瘤位置越靠近鞍区放疗后越容易出现内分泌功能障碍,并且小脑幕下比幕上肿瘤更容易出现内分泌功能障碍。这与儿童小脑幕下50%是髓母细胞瘤并且接受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有关。

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的发生与放射剂量有很强的剂量依赖关系。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主要是生长激素缺乏症,在相对较低的照射剂量(18~20Gy)下可能发生,而在30Gy几乎均可引起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

CIT大部分是中线区肿瘤,很多会合并梗阻性脑积水,脑积水引发的颅内压升高可能是内分泌功能障碍的一个原因。但当分别对生长激素缺乏、促甲状腺激素缺乏及性早熟3个最易受影响的方面进行分析时发现,脑积水仅是性早熟的独立危险因素。这是由于颅内压升高可能导致下丘脑皮质神经抑制,长时间抑制后通过增加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释放诱发性早熟。

CIT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最大安全地手术切除肿瘤、结合分子病理学的靶向化疗、瘤巢和全脑全脊髓放疗及免疫治疗。

目前报道指出,放疗+化疗对下丘脑-垂体功能的损伤更大,但没有足够的证据证实单纯化疗可能引起下丘脑-垂体轴的损伤,因为大部分CIT不单纯接受化疗,数据有限,不能综合分析。

研究表明,质子、碳离子治疗较传统放疗可以减轻脑功能损伤及内分泌功能障碍的风险。

目前,没有有效的药物能预防CITS放疗后发生内分泌障碍,只有通过提高放疗靶区与肿瘤边缘精准度、降低放疗强度及疗程、推迟接受放疗的年龄、应用放疗增敏剂、运动等措施降低放疗后CITS发生内分泌功能障碍的风险。

总之,CITS放疗后内分泌功能障碍的发病率很高,由于目前大多数临床医生更关注患儿的生存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内分泌功能障碍对患儿生存质量造成的影响。结合国内医疗现状,大部分CITS术后失访,缺乏后期多学科的随访评估。加之目前对放疗后CITS发生内分泌功能障碍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导致很多患儿被延迟诊断,严重影响患儿长期的生存质量。截止目前为止,针对放疗后CITS发生内分泌功能障碍并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仅能通过相关高危因素早期预测筛查、早期治疗纠正内分泌功能障碍来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神经外科—放化疗科—内分泌科的多学科联合协作是趋势,缺一不可。

摘自神外资讯,仅供学习。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