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调和阴阳助睡眠
2018年04月17日 【健康号】 王峰     阅读 10152

人体的阴阳消长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一样存在着昼夜节律,《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内经》用“天人相应”及“阴阳消长”理论对睡眠的生理、失眠等睡眠障碍病症作了详细的阐述,这些论述具有很深的科学内涵,且对今日的临床实践仍然具有指导价值。


患者卢某,女,45岁。诉近几年来夜不安寐,入睡困难,伴头痛,以眉棱骨和项后部为主,工作劳累或情绪紧张后加重,胃纳欠佳,食物无味,大便正常,月经量少。来院就诊时面色痛苦,焦虑不安。进一步询问病史,得知其在机关工作,长期伏案。工作生活相对稳定,但缺乏运动。曾经中西医治疗,效果欠佳。舌质淡,舌体胖大边有齿印,苔白润,脉细软。


此类病人是我们针灸科常见。因其长期伏案工作,故多有颈椎退变,嘱其做颈椎X线检查,果然见颈椎生理弧度消失,颈椎5-6椎体边缘骨质增生。诊断为颈椎病。患者长期低头伏案,当属气滞血瘀型,但观其舌脉,未见明显瘀滞之象,反见舌体胖嫩,齿印明显等脾虚之症。虚虽当实之,但前医多以其更年症状投以女贞旱莲草等滋补之品未效。虽无明显的诸如胃部不适、嗳气、嘈杂等脾胃不和的症状,但舌体胖大齿印明显,其睡眠障碍与脾胃阴阳升降失和密切相关。脾胃不和则脾气不升,胃气不降。脾不升运则痰湿内生,胃气不降则痰浊之气反升而上扰神明,遂生夜卧不宁及失眠之症。《素问·逆调论》曰:“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


治疗原则调和脾胃,协调升降。运用针灸治疗合内经半夏秫米汤。针灸处方:取穴:风池,颈夹脊,天柱,百会,阳白,足三里。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间日1次。方药:制半夏30,白茯苓30,糯米50。先以糯米加水500克烧米汤,以米汤煎药,晚饭后半小时服用。每日1剂。3日后,患者欣然复诊,自诉觉舌头较前舒适,望诊见舌边齿印明显减小,睡眠头痛等亦好转。


半夏秫米汤即《灵枢》卷十之半夏汤。为《内经》仅有十方之一。原文详细记载了其组成、用法及功效“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复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


半夏秫米汤仅有两味药,但寓意深刻。半夏性温味甘能通阳,降逆而泄卫气,李时珍《本草纲目》言半夏能除目不得瞑,现代药理研究法半夏有镇静神经中枢的作用。秫米性味甘凉能养营,益阴而通利大肠。半夏通阴阳,秫米能和脾胃,阴阳通,脾胃和,其人能安睡。后世医家对此方应用甚广。具体的用量用法上又因个人的学术观点产生很多的变化。方中半夏用量较大,有人用到40-60克。经方大师江尔逊谈半夏燥湿化痰6-10克足矣,止呕15-20克不为多,交通阴阳必须大剂量。秫米,“北人呼为小黄米”,南方多代之以糯米,或薏苡仁。现代还有报道应用半夏秫米汤治疗胆热型的带状疱疹。(已发表于《上海中医药报》)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王峰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黄浦区香山中医...
针灸科冬病夏治门诊,...
运用针灸中药等综合疗法治疗排尿障碍、盆底疼痛综合征、前列腺增生、慢性尿路感染、消化不良、脂...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