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眼睛干涩,从正确防治开始
2018年07月06日 【健康号】 彭仕君     阅读 8441

      告别眼睛干涩,从正确防治开始
    秋冬季节气候干燥,干眼症的病人也骤然增多了起来。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iPhone、iPad等移动设备越来越普遍,因长期注视这些移动设备的电子显示屏幕,中青年人更容易患上干眼症。

  从临床上看,与十多年前相比,干眼症患者人数增加了近20倍,且由过去的老年人为主转为现今的中青年人为主。除了环境等因素外,干眼症人数激增与人们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导致用眼过度有直接关系。常州市中医医院眼科彭仕君

  什么是干眼症?

  所谓干眼症,是指眼睛表面的保护层——“泪液”分泌量不足或分布不均匀或过度蒸发,造成眼球表面干燥的疾病。其主要表现为:眼干涩、难睁、畏光、灼热、视物不能持久,或伴有眼胀痛、头昏、疲劳等症状。

  为什么长时间使用iPad这类平板电脑会引起干眼症呢?

  打了个比方,人们在看东西时,眼睑是在有规律地眨动,就好比汽车的雨刷,不间断地将泪水均匀地涂布在角膜及结膜上,这样不仅能起到润滑作用,还同时将表面的代谢废物或外来的灰尘等刷走,以保护眼睛。按照正常情况来说,人的眼部每分钟可以眨动20次,但是如果在专注某件事情或某个事物上之后,人眨眼的次数会降低。之前一些研究报道表明,眨眼次数大概降低在一分钟7次左右。而用移动设备打游戏就是其中一个原因。类似这种移动设备,屏幕比较小,使用者会更多专注屏幕中的内容,这样高度集中的用眼方式很容易会影响保护眼部润滑物质泪液膜的正常工作。

  貌似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哪些人容易患上干眼症呢?

  第一类为老年人。年龄超过65岁的人群中有75%患有干眼症。干眼症原本主要发生于老年人,老年人泪液的产生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中医主要归因于肝肾不足、阴血亏虚、不能滋养目睛。第二类为女性。绝经期、怀孕期、哺乳期及口服避孕药的妇女因激素水平的改变可产生干眼症状;某些病人如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干燥综合征、红斑狼疮等患者也易患干眼症。第三类就是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的中青年人。针对中青年人特殊的工作、生活习惯,干眼症又有另外一种名称——视频终端综合征。尤其现在流行的电子书、电脑游戏等对干眼症的高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是不是只要眼睛觉得干涩,就一定是干眼症呢?如何治疗为好?

  首先,专业的眼科医生会建议您进行详细的眼部或全身检查,排除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相关疾病;排除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等全身相关免疫性疾病,同时做泪液分泌测试及泪膜破裂时间检查等,最后做出准确诊断,您是否属于干眼症,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干眼症,并建议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法。

  对于轻度干眼完全可以通过改变用眼习惯来改善,对于中、重度干眼则需要补充人工泪液。但不是所有的眼药水都可以给眼睛“补水”,不恰当地使用眼药水会导致药物毒性,反而会加重眼干的症状,延误病情的治疗。所以应该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有选择性地使用眼药水。除了滴眼液,中医更有妙招,配合您的个人体质,使用中药内服、熏蒸的方法,使患者像做眼部SPA一样,药力直达病灶,轻松解决眼干、疲劳的症状。

针对重症干眼的患者朋友,我院还引进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泪点栓植入术,帮助“开源节流”。通过在泪道置入一暂时或永久性栓子延长泪液在眼表的停留时间,可有效地缓解干眼症引起的一系列不适症状。对于需长期滴用人工泪液的干眼朋友尤其有效,可减少长期用药物的毒副作用。该法操作简单,门诊即可治疗,同时没有切口及任何创伤。

  护眼小贴士:

  1、在办公室内摆放绿色植物、水养植物或放一盆水,可使房间内空气湿润;

  2、不要常时间在电视、电脑前工作,通常连续操作1小时,休息5-10分钟,到室外走走,按摩按摩眼睛,看看远处或做眼保健操。

  3、在电脑前工作时有意识增加眨眼动作,常常眨眼可减多眼球裸露于空气中的时间,减少泪液蒸发。同时调节荧光屏距离位置,建议距离眼睛50-70厘米,而荧光屏应低于眼球10-20厘米,呈15-20度的下视角。使双眼轻度向下注视荧光屏,这样不但可使颈部肌肉轻松,同时也使眼球暴露于空气中的面积减小到最低,明显减少了泪液的蒸发。

  4、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睡眠充分,不熬夜。

  5、如感觉视疲劳或晨起眼睛干,可在临睡前用毛巾热敷眼部。用不超过50℃的毛巾敷眼,可促进眼部血液循环,从而消除眼部浮肿、充血等现象,也能将泪水排放孔张开,让泪液分泌足够,缓解眼睛干涩、刺痛现象。

  6、通过食品给眼睛补水。多吃一些滋阴明目的水果如雪梨、提子、葡萄等,而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E的食物也能有效补眼,多喝水对减轻眼睛干燥也有帮助。将麦冬、决明子、桑叶、菊花等泡茶也可起到滋阴明目的作用。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