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治疗三叉神经痛有哪些有效的方法?
2021年06月10日 【健康号】 姜海涛     阅读 7835

治疗三叉神经痛有哪些有效的方法?

  大部分患者在看病时都会能拖就拖,以为不治疗就能自愈,交大一附院神经外科姜海涛教授介绍:三叉神经痛被称为“天下第一痛”,疼痛范围会越来越大,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还会让患者痛苦不堪,并且不会自愈,有可能会发展成不典型三叉神经痛,则会影响手术预后效果,因此一经发现就要积极的尽早治疗,切不可拖延病情。

  不经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不能自愈的,随着病情进展,发作会越来越频繁,疼痛持续时间会越来越长,患者只会越拖越痛。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症状自行缓解、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小,除非针对病因治愈疾病,否则,不及时检查容易延误治疗。

  三叉神经痛也容易被忽略和误诊,三叉神经痛表现为说话、刷牙或微风拂面时都会导致的阵痛,疼痛剧烈,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不发作时和正常人无异。为减少发作,患者常不敢擦脸、进食,甚至连口水也不敢下咽。

  三叉神经痛难治跟病因有关,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因神经根部出脑干段长期受血管压迫引起,引起面部肌肉抽搐或面部疼痛。

  三叉神经有哪三个分支?

  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疼痛部位仅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多为单侧,以右侧为多,最常见于第Ⅱ、Ⅲ支分布区内,其次为单纯第Ⅱ或Ⅲ支,3支同时受累者少见,单纯第Ⅰ支受累者亦少见。

  1.眼神经(第1支):接受来自颅顶前部头皮、前额、鼻背、上脸的皮肤以及鼻腔上部、额窦、角膜与结膜等处的黏膜感觉,经眶上裂入颅。

  2.上颌神经(第2支):分布于眼与口裂之间的皮肤、上唇、上颌牙齿和齿龈、硬腭和软腭、扁桃体窝前部、鼻腔、上颌窦及鼻咽部黏膜等,经圆孔入颅。

  3.下颌神经(第3支):是混合神经,与三叉神经运动支并行,感觉纤维分布于耳颞区和口裂以下的皮肤、下颌部的牙齿及牙龈、舌前2/3、口腔底部黏膜、外耳道和鼓膜,经卵圆孔入颅。

  三叉神经痛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

  卡马西平奥卡西平甲钴胺都是三叉神经痛的常见药物,70%早期的患者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

  特别在疾病早期,一吃上卡马西平,马上就不疼了。但随着病程进展,药物的敏感性越来越差,止疼效果也越来越差。到疾病后期往往需要加大药量仍然无效,反而出现严重的药物副反应。

  诊前须知:伽玛刀、射频、球囊压迫短期控制有效,容易复发无法耐受的副反应

  显微血管减压术如何进行?

  该手术是在全身麻醉下,患侧耳后沿发迹行4cm切口,牵开皮肤肌肉显露乳突根部,钻孔开骨窗直径2-2.5cm

  在显微镜下找到压迫神经的血管后,将相关血管与神经分离,并在两者间垫入适当的材料即可解压。

  显微血管减压MVD--术前评估

  影像学评估:影像学评估的意义:在MVD治疗之前,准确的影像学评估对于排除继发病变、手术患者的筛选、术中责任血管的识别以及对手术难度的预估都有重要意义。MRI具有高度的空间分辨率,能清晰显示VA,AICA、PICA等血管以及面神经与三叉神经的REZ段。近年来,FISP、3D—TOF等.MRI成像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CPA血管结构的观察识别水平。

  多模态影像融合与3D打印技术:1.我院利用多模态影像数据配准融合和三维重建的方法构血管神经结构,可以直观地显示血管同神经及脑干的关系。常见的责任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以及椎基底动脉。

  2.多模态技术可以让术者更直观的、准确的对有无神经血管压迫及责任血管压迫部位及特点做出判断,对手术策略制定及术中寻找责任血管提供重要信息,从而减少术中寻找责任血管的手术操作时间,降低并发症。

  3.同时打印3D模型,可用于模拟手术操作。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