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三个常见误区(转)
2017年10月23日 【健康号】 雪彦锋     阅读 12251

中医养生这几年大热。随着大都会人们对幸福指数和健康质量的不断追求,中医养生也愈发受到追捧。不过要特别提醒,如果没有求诊专业的中医医师,仅凭自己的判断或者坊间的“老古话”进行自行“养生”,很可能反倒损害了健康。  


误区一:养生就是要“进补”? 

生活水平高了,很多人愿意掏钱买来各种各样的名贵中药材,比如鹿茸、虫草、西洋参、高丽参等等,或泡水、或泡酒来进补养生。但人们往往忽略了一点——身体是不是需要?其实,大部分健康人是不需要如此“大动干戈”来进补的,就如同装满气的轮胎,如果继续给它打气,只会适得其反。 


亚健康是目前很多人无法回避的问题。但如果“上纲上线”,认为乏力就是气虚,出汗就是阴虚或者气虚,或者失眠多梦就是气虚或者血虚,想当然地选择中药进补,很可能违反了中药的药性规律,造成越补越虚。


误区二:非药物疗法“百无禁忌”? 

任何事物都应该“适可而止”。即使是绿色、自然的非药物疗法,如果作用无限扩大,也会产生副作用。比如拔罐疗法,通过利用空气负压造成机体局部充血,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但其本身是有适应症和禁忌症的。如操作不当就会造成正气损害,或因为过度拔罐造成皮下硬结、皮肤严重淤青,甚至坏死、留疤。针刺和艾灸都是作用于经络的传统疗法。不过,中医对健康的基本认识是“气血和”、“阴阳和”,而这种状态并不能通过简单地敲打经络就得以实现;另一方面,中医认为,气血有其生、长、化、收、藏的时宜,不仅体现在四季中,在一天中也同样体现,若不合时宜地激发气血的运行就如同该睡觉的时候运动,会打乱气血的“作息时间”从而对机体造成伤害。


误区三:食疗就是补药“一锅炖”? 

随着养生市场大热,各种各样的食疗养生馆应运而生。观其食谱,大部分是“甲鱼、海参、鲍鱼、枸杞、乌鸡”之类各式各样的滋补食材、药材的综合,当然也有如“马齿苋、紫背天葵、香芋、山药”等清热解毒药物及平补药物。虽然样式繁多,但是一般都是简单拼凑,而并非根据食用者的体质进行搭配,从而造成了“重花样而轻药效”的局面,也使得食补无法达到养生的功效。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雪彦锋
副主任医师
银川市中医医院
皮肤科
中医体质辨识与调理。临床擅长于治疗皮肤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特别是对斑秃、脂溢性脱发、慢性荨麻...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