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普通话的环境会影响宝宝说话吗?“双语”环境不可不说的秘密…
2018年09月04日 【健康号】 全科营养健康保健     阅读 8335

最近在后台看到有很多家长在问家里有说方言的,有说普通话的,会不会影响宝宝说话?这样混杂的语言环境会不会造成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方言在家庭中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这个问题需不需要担心呢?我这就来讲一讲。
“双语环境”对语言能力的影响
在讲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双语。从双语的标准来讲,如果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差别很大,两者之间的相互理解性不佳,那从某种程度上,是符合双语标准的。
有些家长会认为多语言环境,会使宝宝困惑,会导致宝宝说话晚。其实,宝宝天生就具有识别不同语言的能力,不同宝宝语言发育速度不同,本身就存在个体差异,但并不会说因为多学了一种语言就造成语言发育减缓或滞后。
有研究发现,同时流畅使用方言和普通话的孩子会表现的更聪明,在社交理解能力、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等方面有一定优势。
一项来自剑桥大学的研究发现,两种方言或者一种标准语言一种方言或者多种语言的人,他们的认知发育特点和我们普通意义上说双语的人是类似的。
虽然“双语”环境益处多多,但家长掌握不当,也并不能发挥其益处,日常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下文。


日常注意事项
1、主导型口音
有些地方的方言口音比较浓重,或者部分音素不分(比如h、f、n、l、r),这就比较令家长担心了。
不过,宝宝口音的形成,肯定是这种口音的语言在其生活中占据比例最大,那么如果爸爸妈妈用正确的发音和宝宝交流的足够多,那么方言就不会有主导型的影响。而且就算受影响,长大后通过有意识的改正与学习,也是可以改正过来的。
2、不要一句话中混杂多种语言
不要一句话中夹杂多种语言,比如普通话中夹杂方言、中文与英文混着说。
3、平衡的语言环境
教孩子说话,需要给孩子创造平衡的语言环境,让孩子能够流畅的表达。如果一种语言还不流畅,不建议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孩子学习另一种语言。
4、宝宝开口晚需注意
不同宝宝语言发育速度不同,本身存在个体差异,但是落后太多就需要注意了。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宝宝出现以下情况,提醒“宝宝语言发育迟缓”了,需要引起重视。
4个月
没有发出过咿咿呀呀的声音,不会模仿家长的声音。
6个月
不会发出笑声或尖叫声。
12个月
没有说过任何简单的词语,不会用身体语言和婴儿语与家长沟通。
15个月
不明白常见物品的作用(比如牙刷、勺子等)。
18个月
会说的词语少于15个。
2岁
听不懂简单的指令(拿给妈妈),不会说由两个词组成的句子。
3岁
不会说由3个词组成的句子,不会正确使用你和我,从来不提问题。
4岁
不能理解复杂的指令(玩具捡起来放进篮子里),不能正确说出自己的姓名,不会讲述自己的日常活动。
当爷爷奶奶用方言和宝宝互动时,不用紧张,我们小时候不都是方言熏陶的嘛,但一上学普通话张嘴就来了。当然,如果没有方言环境,也不必刻意把宝宝送回老家学方言,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不过,鉴于有些方言较为浓重,部分音素不分(比如h、f),这样的话建议爸爸妈妈一开始就给宝宝灌输正确的读音。等到宝宝大一些,你会发现宝宝普通话与方言完美转换,极为畅通!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