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衰减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草案)
2018年01月16日 【健康号】 陆亚华     阅读 13087

肌肉衰减综合征(sarcopenia)首次由Irwin Rosenberg在1989年提出,用于描述与年龄相关的骨骼肌质量与功能的丧失。经过20余年的不断研究,目前对其流行情况、形成机制、不良影响、诊断标准、治疗及预防措施均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我国正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肌肉衰减综合征作为老年性疾病中的一种,因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进展隐匿、渐行加重、不良影响广泛等特点,将对我国家庭医疗负担与社会公共卫生支出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参照国内外相关指南与研究进展,制定了此共识,希望通过该共识增加社会大众对该疾病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医务人员的诊治水平,促进相关研究进展,从而降低其患病率与病死率,更好地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一、定义

肌肉衰减综合征是一种与年龄增长相关的,进展性、广泛性的全身骨骼肌质量与功能丧失,合并体能下降、生存质量降低及跌倒与死亡等不良事件风险增加的临床综合征。受累肌肉以四肢骨骼肌为主,表现为渐进性肌肉质量下降与功能丧失。研究显示,肌肉质量下降可能最早起源于成年人早期[1],以2型肌纤维的萎缩与丢失开始[1,2],并持续一生。而肌肉功能下降可能开始于35岁左右[3],并以每年1%~2%的速度下降,50岁后下降速度开始加速[4],60岁后进展加速[3],75岁后下降速度达到顶峰[5]。相比较而言,肌肉功能(力量与输出功率)下降速度较质量下降速度更显著。


肌肉衰减综合征的发病率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人群发病率资料多来自于台湾和香港地区,男、女性发病率分别为6.7%~8.4%、0.4%~2.6%[6,7]。Cheng等[8]比较不同种族与国籍的数据后发现,上海70岁以上人群女性发病率为4.8%,男性为13.2%,较高加索人种低,但与日本人、韩国人结果相近。Gao等[9]对中国城市与农村老年人群进行筛查后发现,60岁以上人群总体发病率为9.8%,男性6.7%、女性12.0%,农村发病率为13.1%、城市为7.0%,在中国的西部地区,农村老年人较城市老年人更易患肌少症。


肌肉衰减综合征与其他老龄性疾病密切相关,相互重叠,但又存在一定差异。肌肉衰减综合征侧重于与年龄相关的肌肉质量下降,内涵更为广泛。衰弱(frailty)则是具有多种原因的一种临床症状,以力量与耐力下降、生理功能下降为特点,个体对依赖和死亡的易感性增加[10]。衰弱与肌肉衰减综合征具有一定的重叠,患者可能同时具有两种综合征的表现,但衰弱的概念包含心理精神因素与社会因素,如认知、社会支持及环境等。恶病质(cachexia)是以骨骼肌伴有或不伴有脂肪组织的丢失为特征的复杂的代谢性综合征,常继发于各种严重疾病。肌肉衰减综合征是恶病质的一个基本元素,但不能等同于恶病质。少肌性肥胖(sarcopenic obesity)是指个体在肌肉质量下降的同时合并脂肪组织含量的增加[11]。部分研究认为,少肌性肥胖对老年人体能丧失、平衡与步行能力下降的预测效能优于肌肉衰减综合征[12]。


二、发病机制

肌肉衰减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已知众多因素与其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其中个体内在因素包括老龄化、内分泌系统功能变化[13]、骨骼肌去神经支配、体力活动量下降[14]、营养失衡[15,16]与基因遗传[17]等,外在因素则包括各种原发疾病[18]和全身慢性炎症,各种因素间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疾病的进展。


三、临床表现

肌肉衰减综合征最主要的表现为四肢骨骼肌质量与功能的下降。研究显示,从20岁至80岁,个体肌肉质量将减少30%,肌纤维横截面积下降20%[3];而超声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肌腱硬度下降、肌束缩短、肌纤维成角降低,肌肉功能下降[19]。通常,老龄化与下肢明显于上肢、伸肌明显于屈肌等显著的力量下降有关[20,21];肌肉力量的下降显著于体积,膝关节伸肌力量的下降为55%~76%[22]。此外,部分患者出现呼吸肌群受累[23],特别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除对骨骼肌结构与功能直接影响外,肌肉衰减综合征还可增加患者跌倒与骨折风险、降低体力活动表现、提高入院概率与次数、加重护理负担,甚至增加死亡风险等[24,25,26]。


四、常用评估方法

1.肌肉质量评估: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MRI)技术是最常见的肌肉质量评估影像学手段,两者均能清晰地区分人体的不同组织成分,并通过合适的算法计算相应组织的体积与质量,是现有评估肌肉质量的金标准。但CT、MRI设备占地体积庞大,不能移动,费用高昂,不适用于社区人群筛查,且CT具有一定的辐射暴露,而MRI则不能应用于体内放置金属或电子设备如起搏器等个体,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是另一种常用的肌肉质量评估影像学手段,具有放射暴露量低、清晰区分不同组织成分等优点,是CT、MRI理想的替代工具。但设备的不可移动性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尤其是在社区大规模筛查时。


生物阻抗分析(bioimpedance analysis,BIA)是近年来大规模筛查的常用方式,通过放置于体表不同位置的多个电极向检测对象发送微弱交流测量电流或电压,检测相应的电阻抗及其变化,通过各种算法,推算出个体的脂肪体积与全身肌肉质量。BIA具有无创、无害、廉价、操作简单、功能信息丰富及便携等优点,但其结果的精确性严重依赖于算法[27],而近年随着算法的不断完善,已经逐渐有取代其他测量评估手段的趋势。


超声评估技术虽然具有无创、便携、廉价等优点,其实际应用价值尚未得到一致的认可。部分研究者提出,使用超声测量肌肉厚度可预计非脂肪体重的下降程度[28],利用回声强度的灰阶可评估肌肉组织的脂肪浸润程度[29]。


目前常用的骨骼肌质量指标有四肢骨骼肌质量(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ASMM或ASM)、全身非脂肪体重(fat-free lean body mass,LBM)、全身骨骼肌质量(total skeletal muscle mass,TMM)。前两者可通过DXA或BIA直接或间接得出,TMM约等于ASM的1.33倍。为消除个体间差异,在进行相互比较时,一般需将上述指标进行转变,如骨骼肌质量参数(skeletal muscle index,SMI),即ASM除以体重,再乘以100%;全身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ASMMI或ASMI)或相对骨骼肌指数(relative skeletal muscle index,RSMI)即为ASM除以身高的平方值。部分研究者也采用ASM除以体重的平方值来消除个体差异。


2.肌肉力量评估:

针对肌肉的不同部分,通常采用握力、膝关节屈伸力量及吸气峰流速作为评估手段。研究证实,握力与下肢力量、股四头肌力矩、腓肠肌肌肉横截面积等显著相关,而低握力则是个体活动能力低下的临床标志,且预测效能优于肌肉质量下降[30]。另外,握力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线性相关[31]。又因握力测试简单、易行、重复性好,受到多个国际相关指南推荐作为肌肉衰减综合征评估诊断的首选指标。


膝关节屈伸力量评估代表下肢肌肉的功能状态。借助各种设备可评估膝关节屈伸活动时等长或等速收缩最大肌力与功率。与单纯的力量相比,膝关节屈伸功率下降速度更快,且功率对整体活动功能水平的预测能力优于肌力。


在呼吸肌群力量评估方面,呼气峰流速是常用的评估手段,借助简单、廉价的装置可快速完成评估[32]。除此之外,最大吸气压也被认为与SMI、膝关节屈伸力量及握力存在统计学相关[33]。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仍非常有限,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完善。


相对于简单测量仪器,等速肌力测试在精确性方面更具优势,但该测试所需仪器昂贵、复杂,目前仅有少量来自于国外人群的研究结果。研究证实,肌肉力矩或功率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存在显著差异[34,35],其差异的显著性可提前至40岁后[36],但这种差异随年龄的增长逐渐缩小[37,38]。


3.体能评估:

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d get-up-and go test,TGUG)测量个体从椅子上起立,完成短距离(3 m或10步)往返步行,最后重新坐回椅子上的时间,该测试反映个体平衡能力、步行能力等体能水平,并采用5个等级代表个体的跌倒风险。


日常步行速度测试(usual gait speed)是指导个体以常规步行速度通过4 m的测试区域,计算其平均步行速度,反映个体的体力水平,速度越快者体能水平越高。6 min步行测试是测试个体在6 min内能达到的最大步行距离。


体能状况量表(short physical performance battery,SPPB)是综合性测试工具,包含重复性椅子站立(计算连续完成5组起立-坐下的时间)、平衡测试(包含10 s双脚左-右侧方站立、半前后脚站立、前后脚站立测试3个部分)、步行测试(以常规步行速度通过4 m距离的时间)3个部分,以0~12分表示个体的体能水平,分数越高者体能越好。


简易五项评分问卷(SARC-F)量表也是常用的综合性测试工具之一,包含肌肉力量、步行中辅助程度、从椅子站起、登梯、1年内跌倒次数等5项评估内容,以0~10分表示体能水平,分数越高者体能越差。


上述的体能评估方法均具有简单、易行、廉价、耗时短等优点,适用于临床疗效比较、科研实验观察及社区大规模普查。


五、诊断标准与流程

如前所述,肌肉质量与功能的下降与年龄、性别、种族等多种因素相关,因此,根据肌肉衰减综合征的定义,我们建议诊断肌肉衰减综合征需结合肌肉质量、肌肉力量及体能状况三者情况,具体诊断标准如表1。

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细节:首先,在参考人群的选择方面,需考虑到可能影响肌肉质量与功能的多种因素,如种族、性别、年龄、地理位置等[39],尽可能减少干预因素;此外,有研究者还提出,由于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国家老年人群倾向于传统的生活方式,而年轻人群的生活方式倾向于西方化,当采用当地年轻成年人的平均值作为参考标准值时,可能会造成老年人群肌肉力量、功能丧失程度的低估。其次,在个体化校正方法的选择方面,大部分基于中国人群的研究建议采用身高平方值校正法[7,40,41,42],因身高平方值校正后的结果与握力降低、体能下降、跌倒风险、活动困难及死亡率的相关性更好。最后,在诊断策略与流程方面,我们建议对表2中的人群进行筛查,并按图1的流程进行确诊。

六、患者结局评价指标

根据肌肉衰减综合征的定义与不良影响,我们推荐采用主要评价指标和次要评价指标作为患者结局评价指标,其中主要评价指标包括肌肉力量、肌肉质量、体能状况,次要评价指标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存质量、代谢与生化学指标、炎症指标、跌倒史、入院史、衰弱程度、社会支持度、死亡;这些指标可用于患者的动态追踪,以此反映其病情变化、对治疗的反映等。


七、干预治疗

肌肉衰减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患者可从合适的多学科干预模式中获益。对肌肉衰减综合征治疗的目的在于减缓或逆转肌肉质量与功能的下降,减少相关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目前对肌肉衰减综合征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营养支持、康复训练等方面。


1.药物:

肌肉衰减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与激素水平改变及蛋白质代谢失衡密切相关,因此,目前药物治疗集中在肌蛋白合成激素的补充与蛋白质代谢的平衡调节方面,但现有的药物治疗疗效并不理想[43]。


睾酮水平下降被证实与老年人肌肉质量与功能丧失有明显关联[44],而补充睾酮则可以增加健康老年人的肌肉质量与功能,抑制与年龄相关的氧化应激水平的升高,调整肌生成抑制蛋白浓度,活化老年人肌肉中c-Jun氨基末端激酶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1[45]。但睾酮治疗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前列腺增生、肿瘤、抑郁等,限制了该类药物的广泛使用。而非甾体选择性雄激素受体调节剂(non-steroidal selective and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SARMs)因其在人体内不能被代谢为二氢睾酮或雌激素,有效地降低了其不良反应,有望成为新的替代药物。


生长激素具有显著的骨骼与肌肉生长促进作用,且已被批准应用于慢性艾滋病病毒感染导致的肌肉消耗[46],但其治疗肌肉衰减综合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仍未得到充分的肯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同样具有生长激素样作用,但其在血液中被快速清除,作用时间短暂,临床应用价值有限。而长精氨酸修饰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半衰期明显延长,对组织亲和力高,可有效地诱导神经生长、促进成肌细胞增殖[47]。胃饥饿素具有增加生长激素水平的作用,除增加肌肉体积外,还能抑制由禁食或失神经支配造成的萎缩[48]。已有的临床研究证实,胃饥饿素静脉注射能安全、有效地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恶病质患者的呼吸肌力量与体能状况[49]。


2.营养支持:

营养不良是肌肉衰减综合征的病因之一,补充蛋白质与氨基酸有望能增加肌肉蛋白合成,改善患者症状。研究推荐我国老年人蛋白质的摄入量应维持在1.0~1.5 g·kg-1·d-1,并适量增加富含亮氨酸等支链氨基酸的优质蛋白质[50]。而在蛋白质来源方面,植物源性蛋白在保护患者肌肉质量丧失上似乎优于动物蛋白[51,52]。另外,改善住院患者的营养状态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康复治疗效果[53]。


大量观察性研究提出一致性的结果,即维生素D对肌肉功能有直接的影响,合并低维生素D的老年男性、女性肌肉衰减的风险是正常维生素D水平者的5倍,荟萃分析提示维生素D的超量摄入降低老年人群跌倒的风险;但超量供应并不一定出现同一的体能改善,其作用还存在一定的争议[54]。此外,增加户外活动有助于提高老年人血清维生素D水平,预防肌肉衰减综合征。


3.康复:

康复治疗是改善增龄所造成的肌肉质量与功能下降的有效的非药物措施。目前的证据主要集中在主动运动训练方面,被动训练相对较少。


多项荟萃分析与系统性回顾研究均认为,包括渐进性抗阻训练在内的主动力量训练能显著增加老年健康者或慢性疾病患者的肌肉体积、质量、肌力、功率与骨密度,提高患者步行速度、步行距离、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存质量,减少脂肪组织,降低跌倒与原发或伴随疾病发作或加重的风险[55,56,57,58,59,60,61,62]。但针对目前尚未受到广泛认可的抗阻训练方案,多数研究者建议训练处方设置为每周进行3~5 d,每天至少10 min,采用中〔自觉劳累程度分级量表(RPE):5~6〕至高(RPE:7~8)训练强度[58,63];对比两种训练强度,研究显示,高强度抗阻训练似乎能更显著地改善肌肉体积与力量[57,59,62],但训练强度的差异并未带来相对更多的功能性获益[64]。在训练时间方面,单次的高强度抗阻运动足以诱导细胞核内肌蛋白合成相关基因浓度与活性的改变,且持续48 h左右[65,66],肌肉力量的改变则出现在8周左右[67]。长期的规律训练能带来持续的获益[68,69,70],而相比年轻人,老年人可能需要更高的维持训练量[71],介入时间也应更早[62]。除此之外,力量训练联合氨基酸或蛋白质摄入是否具有叠加效应一直存在较大争议;部分研究认为,两者具有协同效应,两者联合应用有助于减轻老龄化导致的肌蛋白合成抵抗[65,72,73],但更多的临床研究却未能证实这一叠加效应[74,75,76,77,78],可能受到摄入蛋白或氨基酸的种类、摄入时机、剂量等多种因素影响,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近年新的观点认为有氧运动训练至少存在两方面的积极作用,首先,它能减少身体脂肪比例,减轻慢性炎症,极大地降低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因素,提高心肺功能与活动功能,改善耐力[58];其次,有氧运动是否能增加肌肉质量与力量取决于训练处方剂量,尤其是运动强度[70]。有研究指出,75%的峰功率自行车运动等同于38%最大动态肌肉力量输出[79]。在合适的运动处方下,有氧运动训练能诱导出与抗阻运动相等效的肌肉体积的增加[80]。


虽然涉及柔韧性训练与平衡训练在此类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较少,但同类研究及临床经验均已证实这两种训练方式是改善老年人整体健康状态所不能缺少的,且具有非常确切的作用[58]。参照美国运动医学学院(ACSM)指南,部分文献建议柔韧性训练每周至少2 d,每天进行10 min,强度控制在5~6 RPE,包括颈、肩、肘、腕、髋、膝、踝关节;平衡训练需每周进行3次以上[58]。


除上述训练方式外,少数文献还提及滑雪[81,82]、血流阻断[83]、全身震动[84,85,86,87]、光疗[88]等多种被动治疗,均取得积极的治疗效果,但尚需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陆亚华
主任医师/教授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风湿免疫科,免疫风湿...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症、痛风、白塞病等免疫系统疾病的诊治。...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