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延迟脐带钳夹60秒降低婴幼儿死亡或严重残疾的风险!
2022年01月01日 【健康号】 吕平     阅读 7983

...

延迟脐带钳夹60秒 降低婴幼儿死亡或严重残疾的风险!


一项由澳大利亚主导的研究发现,在早产婴儿出生时等待60秒再夹闭脐带,两年后仍有好处——能够降低婴儿死亡或严重残疾的风险。


这项由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Sydney)领导的新研究,是对澳大利亚胎盘输血研究(Australian Placental Transfusion Study)的为期两年的跟踪研究,该研究是一项获奖的、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临床试验,对30周之前出生的婴儿进行延迟夹脐带。这项研究在7个国家的25家医院进行。


这项新研究比较了最初研究中1500多名婴儿的结果,其中767名婴儿的护理人员希望在分娩后延迟60秒夹住脐带,764名婴儿的护理人员希望在分娩后10秒前夹住脐带。


研究人员发现,延迟夹钳可使儿童在幼儿期死亡或严重残疾的相对风险降低 17%。这包括将两岁前的死亡率降低 30%。


此外,延迟钳夹组的婴儿出生后需要输血的婴儿减少了 15%。


该研究发表在 本月的《柳叶刀儿童和青少年健康》( The Lancet 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上。


它由悉尼大学 NHMRC 临床试验中心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围产期协会 (PSANZ) 的 IMPACT 临床试验网络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新生儿网络 (ANZNN) 合作协调。


研究负责人、临床试验中心新生儿和围产期试验负责人、医学与健康学院新生儿医学教授 William Tarnow-Mordi教授表示,在夹紧前等待一分钟的简单过程将对全球产生重大影响。

他指出:很少能找到一种不花钱就能产生这种影响的干预措施,不需要比钟表更复杂的东西。这可能会大大有助于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即结束新生儿和5岁以下儿童可预防的死亡——这一目标在大流行期间确实受到了影响。


悉尼大学的生物统计学家 Kristy Robledo 博士领导了这项为期两年的随访分析,Kristy Robledo 博士指出:在全世界范围内,如果对不需要立即复苏的早产儿进行脐带钳夹,只要坚持一分钟,就可以确保在未来10年里有5万人在没有严重残疾的情况下存活下来。换句话说,每 20 个早产儿延迟而不是立即钳夹,就会有一个在没有严重残疾的情况下存活下来。


延迟脐带钳夹在足月婴儿中是例行公事,以使新生儿有时间适应子宫外的生活,然而,直到最近,临床医生通常会立即切断早产婴儿的脐带,以便提供紧急医疗护理。


Tarnow-Mordi 教授指出:十年前,早产后通常会迅速夹住脐带,然后将婴儿交给儿科医生,以防孩子需要紧急呼吸帮助。但我们现在知道,如果给他们时间,几乎所有早产儿都会在第一分钟开始自己呼吸。我们认为,延迟脐带钳夹后,婴儿可以从胎盘中获得额外的红细胞和白细胞以及干细胞,有助于达到健康的氧气水平,控制感染并修复受伤的组织。


对于每 20 个延迟而不是立即夹闭脐带的早产儿,就会有一个在没有严重残疾的情况下存活下来。


澳大利亚胎盘输血研究的儿童期随访  是世界范围内最大的为期两年的早产脐带钳夹随访,提供了迄今为止关于两岁时阳性结果的最佳证据。


创始人 Melinda Cruz 是三个早产婴儿的母亲,也是该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她说表示:她希望研究结果能让父母有信心与分娩专家讨论他们的选择。我希望世界各地的准父母都能自己了解这项试验,并与助产士和产科医生讨论。


发表在《米国妇产科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上的第一个证据表明,延迟脐带夹闭可能对早产儿和他们的母亲有好处,该证据来自2017年对近3000名早产儿随机试验的系统回顾。


由Tarnow-Mordi教授领导的澳大利亚胎盘输血研究是这些试验中规模最大的,并在2018年被联邦卫生部长、Greg Hunt议员和澳大利亚临床试验联盟提名为“年度试验”的获胜者。


尽管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建议,新生儿,包括不需要正压通气的早产儿,不应该在出生后一分钟内夹住脐带,这一点并没有得到一贯的应用。


今后,围产期专业人员记录分娩过程中第一次呼吸和脐带夹紧的时间至关重要,这为进一步推进研究者在这一领域的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大规模的数据。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吕平
主任医师/副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
血管外科专家,血管外...
擅长血管外科各种常规与复杂动脉、静脉疾病的手术,包括腹主动脉瘤、夹层、腔静脉肿瘤和颈动脉体...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