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孩子从来没有「问题」,只是在发展中适应环境
2023年05月11日 【健康号】 易凡     阅读 410

孩子更加容易受到环境影响

人类婴儿对于养育者的完全依赖令人吃惊,因为与其他动物出生之后即可生存的状况完全不同,人类婴儿将会长时间处于对于养育者的依赖状态,无人照料带来的甚至是生存、毁灭的差别,以致有学者提出人类婴儿过早生育的理论。温尼科特的著名言论,「没有婴儿这回事」,说的是婴儿不能脱离母亲而存在,母婴关系总是作为一体而呈现。即使在孩子逐渐成长,脱离婴儿期之后,他们对于父母的依赖也还是相当显著。

哪怕是成人之后,关系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科胡特更是进一步指出,就算在生命的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共情」就像是不可或缺的心理氧气,我们总是依赖「自体客体」的支持。其被督,科胡特团体的早期成员,自体心理学家DavidTerman认为,人永远在关系矩阵之中存在,而未曾单独存在。精神分析的逐步发展之中,逐渐增加了对于关系的强调。,two-persontherapy也变得更加强调。发展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的长期追踪研究,同样证实了这样一个结论,即关系对于人的幸福感影响巨大。

相较之下,孩子因其更加弱小,不能独立,不能脱离于环境存在,因而更加容易受到环境影响。环境的健康与否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它甚至并非仅仅作为一个背景,而是作为与之交互的人格结构的一个部分。孩子的诸多表现实际上更多出于特定环境之下求得情感存活的一种努力。

父母就是孩子在情感上最重要的环境。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与儿童青少年工作,必须要将父母工作作为一个前提的原因。

所谓的「症状」来自对于环境的适应

我们一直在强调的一种非病理化叙事,无论对于父母,还是孩子。这样一个文化、时代背景之下,所谓的心理困扰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甚至有其合理性。

接续「孩子更加容易受到环境影响」的讨论,一个显而易见的推论则是所谓的「症状」来自于对于环境的适应。这或许也和我的理论取向有关:自体心理学同样相信,防御更是一种自我保护,而所有「症状」都有其积极、发展性的一面。

有的时候,如果我们只是将环境调试为一个更加理解、支持的环境,孩子所谓的「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解绑孩子自身的责任,或者一味纵容,更非对于父母的指责,或让父母为孩子的状况「背锅」,而更加是一种视角:我们试图理解现在到底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面对孩子,我们更是以一种理解和对话的立场,而非指责、对抗。

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以指责、对抗的姿态,反而容易造成孩子更加需要强化自我保护机制,而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那样,「症状」本身就是一种自我保护,所以反而带来的是「症状」的强化。

一种理解和对话的视角则是,我们相信孩子们如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有着良好意图,如果没有做到,那么一定是遇到了一些困难,尤其是情感上的困难;我们去要去理解并且协助解决这些困难,从而使得他们更加充分地发展出来潜能。就像孙平老师的一篇文章提到的:没有「过于敏感」或「作」的孩子,只有无法理解她的环境。

而进一步展开来说,这也并不只是我们与小朋友们工作的方法,我们与任何来访者,或者整个家庭,父母工作,也是同样的逻辑。

聆听「症状」作为一种求救信号

就像我在随愈而安[2]之中反复提及的,创伤比我们想象之中更加普遍、广泛,我们需要留意日常生活之中的创伤激活,需要意识到日常生活往往带来出人意料的情绪压力,而情绪对于任何事情影响很大,因此,处理情绪是第一位的。更一步说,许多生活上的改变,哪怕是一种好的变化,实际上都是一种压力,需要我们留意观察它们对于情绪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搬家、升学等。

当我们关注的话题是养育的时候,需要知道的是,以上这些事实对于孩子来说同样存在,而且强度更大,因此更加困难:孩子对于外在变化往往都是非常敏感的,而且他们并不一定在认知、情感和语言发展上具有表达这些情感困难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儿童治疗都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的一个原因。

许多时候,孩子的情感困难来自于环境变化。而当孩子的压力指数持续增加,原本足够支持的环境可能也会出现一些响应困难,我们也需随之做出相应调整。

即使他们没有办法通过语言表达情感困难,一些值得留意的信号可能会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注意力不能集中,出现一些强迫性的行为,无法安然入睡,梦多,攻击性明显增强,……

这些其实都是孩子们向我们发出的求救信号,值得我们仔细聆听。

如果我们能够与之讨论他们正在经历的压力事件,或者随之做出一些生活上的变化和调整,一些「症状」很快就能好转。只有当这种影响带来日常生活、学习、人际的困难,且这些困难持续存在的时候,我们才更加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

孩子的一切状态都是发展性的

孩子与成人相比,一个特点就是,他们所有的表现都是发展性的,在不断持续变化之中。突出特点就是,好的、坏的都并不稳定,都在持续变化。所以,有的时候,这也使得我们不必过于担心,因为即使暂时性地以问题形式呈现,很快就会变化。

有时候我们过于容易去把孩子的表现辨识成为「问题」,因此过于担心,而其实它只是发展的一个阶段。青春期的所谓「成瘾」问题,其实只是因为他们在这样一个阶段普遍感到孤独。有时我也会说,在那样一个特定阶段,有「问题」其实才是「正常」的。因为这就是一个所谓的有「问题」的年纪。如果真的没有问题,才可能要小心,可能是问题以更加隐性的方式包裹了起来,没有让人留意到。

也有可能,孩子当下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只是一种正如我们前面说过的对于环境的「反应」,而这种反应实际上是非常正常,甚至是一种健康表现。这也使得我们必须要对孩子的「诊断」更加谨慎。

有时我们也会在完成儿童青少年评估工作之后,发现他们并没有需要咨询帮助的地方;有时反而发现需要处理的是父母的过度担心。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国外这种现象可能更加明显,因为咨询意识相对更高,国内或许还是相反,许多需要咨询的孩子们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真正进入咨询。

孩子更加灵活、开放,可塑性更强

和常识之中的理解一样,孩子更加灵活、开放,可塑性更强。退一步说,即使孩子当真遭遇了非常强烈的心理扰动,因其人格结构还未固定,反而还有很多修复机会,他们在咨询之中的获益往往也要更大。

当然,以上种种讨论,绝非忽视孩子面对的困难,而是想要多少抚平当孩子面对困难时父母的心理焦虑,毕竟,只有当我们能够更好地处理自己的焦虑的时候,才能更好地成为孩子的榜样。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易凡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
心理科
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睡眠障碍以及青少年学习障碍、适应障碍的诊治。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