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医学发展少一些遗憾
2018年07月13日 【健康号】 汪贺媛     阅读 4140

在我最常翻的医书里有一张年轻时和战友的合照,其间上排第一位美丽的女兵最瘦,脸上有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清澈、纯真。每次翻开书,看到照片我都久久不能平静。

那是1970年,17岁的肖平入伍到了X总院当卫生员,她天资聪颖、聪明好学,很快掌握了打针、输液等基本技能。对她来说,好像天生护士的料、做起来那么得心应手。就在一切都那么美好的时候,命运之神却把她推向了恶梦的深渊。这天因“急性扁桃体炎”入院的22床,一位5岁的小男孩小林发起烧来。医生下了医嘱“肌注链霉素 0.25g”,夏护士喊:“肖平,给22床肌注“链霉素”,“知道了,马上就去”。 肖平熟练的消毒、注射,一边推药,一边安抚孩子:“一会就打完了,不疼的”,“阿姨,我难受”,“没关系,一会就好的”。 药推完了,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就这一支小小的链霉素会改变肖平的一生。孩子面色青紫,呼吸渐渐停止。肖平马上叫了大夫来,家长疯了一样大声喊:“大夫、大夫你一定要救救我的孩子……”。连接氧气、付肾素……,儿科大夫,内科大夫都来了,男孩却永远的闭上了双眼,家长悲痛欲绝,在病房走廊里哭天喊地,肖萍顿时傻了,她不知道怎么回答问题,也不知道该干什么。接下来的几天里肖平水米未进,后来护士长到宿舍给她输上液,她始终没有哭只是嘴里不停的念叨“还不如我死了呢,还不如我死……”出事后的日子里,总是彻夜翻腾,失眠很重、从不主动和别人说话,人们都在担心她得了精神病,但又不知怎么劝慰她。两年后她复员去了天水某工厂,据说仍然很内向,从没见她笑过,后来传来了她的消息:一直未婚,35岁时因抑郁症,心脏病离开了人世……。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汪贺媛

这场悲剧源于链霉素的过敏,链霉素对病人产生的副作用是难以挽回的。但那时医疗规范只规定做青霉素皮试,不做链霉素皮试,链霉素属于氨基糖苷类药,是一种常用的抗菌素,可以有效的杀死细菌,尤其是对结核菌效果是肯定的,但其不仅有人高度过敏反应还有耳毒性作用。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庆大霉素和链霉素使用极为广泛,注射链霉素一度成为令孩子退烧最快的方法。然而极度追求疗效的副作用就是对孩子的造成难以逆转的伤害。200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一支由21名聋哑表演者献上的千手观音让太多、人感到了震惊和感动。节目播出后,媒体又报道了一则更令人震惊的消息:这21名表演者中,竟有18名是由于小时候注射抗生素而致聋的。此消息一出,关于药物致聋的话题又被人们重新提起,这些花样年华的少女均系家族性遗传基因携带者,决定了一针下去即聋,中国聋人群体中4.4%的个体携带线粒体基因突变,当然最可怕的是那些极少数人天生就高度过敏,(也属于家族性)不仅致聋还会导致过敏死亡,那男孩就是其中高度敏感的一个,此外链霉素还有一个大家族: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小诺霉素等等。如果因病情需要必须用这类药,应必须先做皮试了解对此药是否过敏,还应抽血化验了解体内线粒体12sRNA基因1555G及c1494是否突变,根据检查结果然后决定是否可用此类药。

我在想一个天真澜漫的小男孩因病被一针链霉素夺去了生命,一个花季少女因执行医嘱无意致他人丧命后抑郁而终,还有那来自无声世界的“千手观音”里18位姑娘的不幸,到底谁来为这件事买单?是医学科学技术?还是医疗规范操作制度?还是医务工作者不够负责任?……。

很长一段时间我心中充满了矛盾和困惑,只觉得这事不能怪像肖平样的医务工作者,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十七岁女孩儿,但是她却为医学科学发展的滞后付出了她的一生。我情不自禁的为她惋惜,假如她不曾选择这个职业,假如她多懂些药物的基本性能,假如医学科学在发展的快一些,或许她能拥有幸福的一生。

如今相当多的遗传性耳聋都是单基因病。现在基因检测技术越来越成熟,从婚检到孕前阶段通过基因筛查就可避免耳聋儿童的出生。这是种被大家认可的有效且理想的防范手段。

同时早期检测可防“一针致聋”,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30%-40%。其中,绝大多数聋哑儿都是因为在小时候注射链霉素而“一针致聋”,永远失去了听力。其主要机理:一为耳蜗中毒,会导致患者出现双侧耳聋、耳鸣;二为前庭中毒,这种情况下,患者会感觉头晕、恶心、呕吐,出现走路不稳等问题。

药物性耳聋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它很难被早期发现,而发现之后又很难被治愈。对于一般的患者,他们通常都会在注射针剂三四个月后,才能发现听力下降。因为药物性耳聋导致的听力减退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等到发现时基本已经是重度了。而这种遗传性聋为母系遗传,即女性传给子女,但其女儿仍可传给下一代……。全国聋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如果母亲在孕前筛查出带有药物性耳聋基因,应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就可以保护母亲和孩子的听力健康,完全能够避免“一针致聋”的发生。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越发关注,对疾病的治疗有更多的需求。但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却往往跟不上人类需求的步伐,留给人们的是不尽的遗憾……,我只愿医学同辈多努力,让医学科学再发展的快一些,少一些悲剧发生。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汪贺媛
主任医师/教授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耳鼻咽喉科
 耳鼻喉常见病和疑难病的诊断、治疗,精通耳显微外科手术及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对喉癌切除术、中...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