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掏耳朵的误区
2019年01月08日 【健康号】 徐开旭     阅读 4852

知识介绍:

耵聍:俗称耳屎或耳垢,是由皮脂、耵聍腺分泌物以及外耳道皮肤脱落的角蛋白碎屑混合而成的,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粘附灰尘、小虫等异物的作用。

耵聍栓塞:因外耳道慢性炎症使耵聍分泌增多,或因外耳道狭窄等原因使耵聍排出受阻时,可以滞留、阻塞在外耳道内,称耵聍栓塞。

很多人都有掏耳朵的习惯,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我们都不建议经常掏耳朵。因为通常情况下,耵聍会随着人体做摇头、咀嚼食物、张口喊叫等动作时自行排出,如果耵聍过多、过大或形成耵聍栓塞、影响听力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人们切勿自行动手掏耳朵,因为人体的外耳道皮肤比较娇嫩,与软骨膜连结比较紧密,皮下组织相对较少,血液循环较差,在掏耳朵时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难忍,影响张口和咀嚼等。

此外,在生活中,人们对于掏耳朵还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之一:耳朵痒就需要掏耳朵

很多人平时一觉得耳朵痒就习惯性的去用手指甲或是挖耳勺等物品掏耳朵,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徐主任说,有时候耳朵痒,并不是耵聍或耵聍栓塞造成的,也许因为干燥、过敏,或是外耳道有霉菌感染、外耳道湿疹等引起。因此,在不明原因的耳朵瘙痒时,不要随意用指甲或掏耳勺掏耳朵,以免造成继发感染,甚至对鼓膜或听小骨造成损伤而影响听力。偶尔耳朵痒或洗澡后进水发闷,可用软棉签轻轻刺激或粘干即可,一般可缓解;长期耳朵瘙痒患者应去医院就医,查明原因后对症治疗。

误区之二:只要耳道里有耵聍就应该把它掏出去

耳道里面有耵聍是正常的现象,因为耵聍对耳膜有保护作用,它能防止异物及小虫直接侵犯耳膜,另外,耵聍含有油脂,能保护外耳道的皮肤。所以,耳道里有耵聍是不用去掏的。只有当医生需要观察鼓膜,或是形成耵聍栓塞的情况下,才需要医生用专用的工具将其取出。

误区之三:用带光的挖勺可以掏耳朵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上流行一种带光的挖耳勺,人们可以用他清楚地看到外耳道前部的耵聍,很多家长也都购买带光耳勺来给宝宝掏耳朵。徐主任说,医生是不建议使用带光的耳勺的。虽然可以看到一些耵聍,但对于挖的动作轻重和技巧都不是很专业,也因此会伤及耳道。但是,人们可以用棉签在外耳道入口处轻轻转动,清理一下最外面的耵聍。只要无明显耳堵、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尽可不必特意自己掏耳朵。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徐开旭
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耳...
耳部肿瘤切除、中耳炎鼓膜穿孔修补及中耳胆脂瘤手术;面瘫的外科治疗;眩晕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耳...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