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胃肠道疾病的患者一年四季如何用膏方进行调理身体?
2021年11月01日 【健康号】 许阳贤     阅读 8698

膏方是否只能用在冬天?
膏方又叫膏剂,以其剂型为名,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根据中医理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地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纲纪”。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即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谨慎地起居饮食、衣着行走是十分重要的。
秋冬季节人体为适应外界渐冷的气候会作出相应的调整,血液在消化道为多,消化腺、消化酶分泌增多,消化机能增强,食欲旺盛,体内高热量食品需求增多,容易吸收,并把营养藏于体内,同时代谢降低,消耗减少。冬日严寒“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冬天养生的道理和规律,要求人们要适应冬天气候环境,善于养藏,不要耗损阳气。由此可见,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好季节。长期以来,人们就讲究“冬令进补”,在冬天,内服滋补膏方,强壮身体。在民间也有“冬令一进补,春天可打虎”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冬令进补主要就是以吃膏方来调理。
从传统理论来说,冬令进补更容易发挥作用,特别是虚症的调理。但实际上,用膏方调补,一年四季都能进行。作为中药的八种剂型之一,膏方治病的效果有时候甚至比汤剂还有用。因为人的体质并不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有时候还需要冬病夏治,才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膏方的服用周期比汤剂长,其针对病情比较复杂的病人比水煎药更适合,是治疗慢病的理想剂型。凡是疾病的需要适合吃膏方的,就可以做相应的膏方来进行调理,与季节无关。现代社会有冰箱可以保存膏方,也不存在膏方容易变质的问题。
而膏方的制订,首当重视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症状确定疾病的根源,从而确定合适的方药。利用药物的偏胜之性,来纠正人体阴阳气血的不平衡,以求“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中医养生和治病的基本思想,也是制订膏方的主要原则。膏方用药,不仅要考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也要根据病者的症状,针对瘀血、痰湿等病理产物,适当加以行气、活血、化痰之品,使机体达到阴阳平衡。
由于膏方中一般有比较滋腻的药味,有时候容易影响胃口,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吃的膏方要特别注意不能败胃,时时注意顾护胃气。需要加入苍术、山楂、枳壳、香橼、麦芽、砂仁等健胃、调胃、苏胃的药物调节脾胃功能,促进膏方的吸收。

不同的季节膏方调理有何不同?
中医传统理论认为,春养生气,夏养长气,秋养收气,冬养藏气。其中,夏养长气,包括冬病夏治的各种手段,同样也可体现在膏方进补上。
不同的气候对人体的影响不同,春季平补,夏季清补,秋季润补,冬季温补。如金元医家李杲在《脾胃论·脾胃将理法》中提出:“春时有疾,于所用药内加清凉风药,夏月有疾加大寒之药,秋月有疾加温气之药,冬月有疾加大热药,是不绝生化之源也。”
春季膏方以疏肝理气,调和肺脾为主,春天多风邪为患,须在方中加入祛风药,如菊花、桑叶之类;夏季膏方以清热养心、益气养阴为主,夏天有病多热疾,须加适量的寒凉药,如黄连、黄芩、知母之类;秋季膏方以清肺润燥、益气养阴为主,秋天有病多燥邪,宜加入温润气分药,如杏仁、桔梗、沙参、百合之类;冬季膏方以补益阳气,驱寒固本为主,冬天有病多寒邪,宜加入一些温热药,如附子、肉桂之属。
注意用药与四时相应,以适应温、热、寒、凉、升、降、沉、浮的规律,不绝生化之源。结合各个季节的易发病证,根据病情及气候,采用相应的四时用药法,随证应变,亦可以用膏方的形式来治病及防病。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许阳贤
主任医师/教授
龙华医院冬季膏方上海...
外科,胃肠外科(普外...
胃癌、肠癌、甲状腺癌,胆石病,疝的手术及中药调理,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