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Z形皮瓣修复圆形或椭圆形皮肤缺损
2018年07月27日 【健康号】 王少华     阅读 8681

潍坊市人民医院美容整形科王少华

1a

2a 2b

4 结果

105例皮瓣修复病例中,除有3例由于缝合张力稍大三角形皮瓣远端创缘表皮部分坏死外,余102处皮瓣均期愈合,全部病例均按时拆线,坏死表皮在伤后12天左右愈合,对修复效果无明显影响。病变切除后创面最小者0.7cm×0.7cm,最大者6.0cm×6.0cm。所有患者均因创面大或病变部位特殊不能直接拉拢缝合。

全部患者术后6~ 12d拆线,未见明显局部或五官变形,外观良好,效果满意。

5 讨论

临床上手术切除诸如皮肤癌、色素痣及某些皮肤病变时会经常遗留近似圆形或椭圆形创面。如缺损范围小, 或局部皮肤较松弛时多行病变切除直接缝合,如缺损范围过大可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或皮肤移植等手术修复。而另有一些频繁遇到的较大而难以直接拉拢缝合或直接缝合后会造成局部变形或临近器官移位的创面,往往采用局部皮瓣进行修复是最佳选择。

局部皮瓣移植作为一种修残补缺的重要手段,在创面修复中应用广泛,因其形成于皮肤缺损的临近部位,在色泽、质地、厚度、毛发生长情况等方面与受区最为接近,具有修复及形态再造双重功能。常用的皮瓣,如推进皮瓣、Burow锲形皮瓣、A-T皮瓣、易位皮瓣、菱形皮瓣、旋转皮瓣、三叶形皮瓣等多用于修复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创面[12];而目前已报道用于修复圆形创面的皮瓣有皮下蒂皮瓣、双叶易位皮瓣、OZ皮瓣、插入皮瓣、双叶皮瓣等,这些皮瓣各有其优缺点及适应症[3~7]。其中不乏设计较复杂,损伤正常皮肤偏大者。而本文介绍的方法,是利用整形外科最常用的Z成形原理,在一侧创面上设计了一不规则Z形皮瓣,利用两皮瓣相互交错来完成创面修复。该手术具有设计灵活,操作简单;切除非病变的组织量少,能充分利用邻近组织;缝合后切口为非直线,符合整形外科原则;修复区平整,色泽、质地正常一致,形态恢复好,恢复后瘢痕不明显;应用范围广泛,对五官周围修复效果好等优点。由于是两皮瓣相互交错、拉拢,在相对缩小创面的基础上,又可顺利闭合创面,这就为临床修复圆形或椭圆形皮肤缺损增添了一新的选择。

该手术要点:设计舌形皮瓣时定要将皮瓣设计在创面一边的切线上,只有这样才能在皮瓣与创面之间形成另一皮瓣,才可完成两个不对等皮瓣的相互易位。舌形皮瓣与创面间的夹角大小一般应在450 ~ 600以内为好。如角度太小势必增加三角形皮瓣的长宽比,以致影响皮瓣的血运,而角度太大又必将增加舌形皮瓣的长度及旋转角度,造成切口延长和手术困难。可将舌形皮瓣设计得比创面小约 20 %

手术注意事项: a.设计该皮瓣时要选择在皮肤相对松弛的部位,要考虑到皮瓣转移后局部形态的变化,同时考虑到皮瓣转移后瘢痕的方向,尽量使其顺应皮纹或轮廓线。b.严格遵循随意皮瓣的长宽比。c. 在皮肤较松弛部位及皮瓣旋转角度很大时,可能在舌形皮瓣与创面间、三角形皮瓣与正常皮肤间产生猫耳朵,不明显者可不予处理,待日后会自行消退。明显者要予以稍微修整,但要注意修整的方向,不要影响皮瓣的血运。

本皮瓣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圆形及椭圆形创面, 尤其是颞部、面颊部、额及颈等各部位的创面修复,对位于眼、眉毛、口唇、鼻孔等边缘且皮肤又较紧者要格外谨慎,设计时应认真考虑皮瓣的方向、部位及皮瓣转移后局部形态的变化,以避免引起局部变形。下肢因易发生皮瓣血运障碍应禁用该皮瓣,而改用旋转皮瓣等修复。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王少华
主任医师/教授
潍坊市人民医院
美容整形科,整形外科
各种美容整形手术。尤其是对抽脂减肥、自体脂肪移植,隆鼻术,重睑术,下眼袋矫正术,皮肤各种肿...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