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牙种植时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做骨增量?骨移植是什么技术?
2020年04月09日 【健康号】 徐光宙     阅读 10000

随着大家对种植牙的认识,许多种植牙患者听说自己牙齿种植时,也会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

随着大家对种植牙的认识,许多种植牙患者当听说自己牙齿种植时需要骨增量,需要GBR,都会反问医生,什么是骨增量?种植牙骨增量是怎样操作?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缺失牙区的牙槽骨缺失或缺损从而使该区域因骨量不足而无法常规种植,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先做骨增量再种植,或种植手术同期进行骨增量。该技术综合利用多种专项技术及骨替代材料,如GBR骨引导再生术、上颌窦提升技术,块状骨移植,骨环技术以及牵张成骨术等,从而扩大种植技术适用范围。适应症:骨量不足的患者。

骨移植技术是最常用的骨增量技术,移植骨来源主要包括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异种骨材料和人工合成骨材料。自体骨移植具有良好的骨诱导性、骨生成以及骨传导性,是目前公认的最佳骨移植材料。异种骨移植材料亦可取得良好的植骨效果,如取自牛骨的Bio-Oss。临床研究表明,Bio-Oss与自体骨(混合Bio-Oss)之间的骨增量效果无显著差异。人工合成骨材料临床上也常使用,包括磷酸三钙(TCP)及羟基磷灰石(HA)等,它们与骨矿物质具有相同的离子成分,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同时不产生全身毒性或免疫反应。

当牙槽嵴伴有严重的水平向、垂直向吸收,或其骨缺损的自身固位形态差时,使用骨替代材料联合引导骨再生技术时因塑形困难、易移位、难以取得良好的支撑作用等,骨增量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该类患者往往需要进行自体块状骨移植(表面植骨术),才能取得良好的骨增量效果。Nkenke 等对24篇块状骨移植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块状骨移植后植入种植体,随访观察18 个月,其存留率在86.6%~100%;与正常骨量条件相比,其种植体存留率无显著差异。

块状自体骨主要来源于颌骨及髂骨。口内颌骨取骨术区最常用的是下颌骨颏部及外斜线部位。Ersanli 等将32 例患者分为颏部取骨及下颌支取骨进行对照研究,经过1 年随访观察,2 组的种植成功率无显著差异,认为颏部及下颌支都是良好的颌骨内取骨供区。Omara 等使用一种新型的块状骨移植方式要环状骨移植,利用环钻于颏部取环形骨块,置于骨缺损处,同期植入种植体。结果显示,移植的环状骨实现了骨愈合且无明显的骨吸收,种植体成功率高。该技术缩短了治疗周期,但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对于更大缺损的移植,为获取充足的骨量,临床上常选择髂骨。Fretwyrst 等对32 例骨高度小于5 mm 的患者进行髂骨移植,延期植入150 颗种植体,随访观察12~165 个月(平均69 个月),上颌骨和下颌骨种植体成功率分别为96%92%10年后平均骨吸收1.8 mm,表明髂骨移植后种植的长期疗效稳定。然而,也有研究表明,髂骨植骨的骨块吸收率高,临床应用仍存在争议。颌骨内取骨因具有减少手术时间尧术后并发症小等优点,在需要同等骨量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5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