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萌娃发热不用愁,医生轻松解您忧!
2017年03月01日 【健康号】 陈筱青     阅读 10802

第一:真正了解什么是发热?

       发热并非一种疾病……

       正常情况下,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平衡,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就会出现发热。0-3个月的小婴儿正常直肠温度为(37.5±0.3)℃,而大龄娃儿们的正常直肠温度则为37.5℃。

       目前医学上大多数采用肛温≥38℃或腋温≥37. 5℃定义为发热。值得注意的是,小儿的正常体温可以因气温、年龄、饮食、哭闹,以及衣被的厚薄等因素有一定范围的波动。体温稍有升高,并不一定表明生病。

       发热是许多疾病初期的一种防御反应,因此发热并非一种疾病,且并非有百害而无一利,适度发热可以增加机体的免疫能力。只有持续高热才会导致人体代谢紊乱,器官调节功能失常,危害宝宝健康。

       医学上规定:≤38℃为低热;38.1℃~39℃为中度发热;39.1℃~41℃为高热;>41℃为超高热。1月龄至3岁孩子病因不明的发热不能完全凭体温高低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不能根据退热药物的反应判定感染的严重程度。

       但当<3个月的婴儿体温≥38℃或3-6个月的婴儿体温≥39℃可视为严重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在宝宝确实体温升高时,宝妈们需要用自己善于捕捉异常的眼睛时刻注意观察宝宝们的神态和举止,而不要单纯依赖体温计。

       一个体温在38℃,精神萎靡的孩子和一个发热40℃但仍然顽皮的孩子相比,前者更值得关注。

       机体抵抗力低下的孩子,即使患有严重的疾病,也很可能不发热。因此家长需要密切关注患儿体温和近期的精神状态。

第二:体温计的选择,大有学问

       如何建议家长选择合适的体温计?

       儿童体温测量可通过不同部位(口腔、直肠、腋下、额部和耳道)测量。现在各种温度计应有尽有——玻璃水银体温计、电子体温计、红外线电子耳道体温计、红外线测温仪和化学标点测温额贴,可哪种最适合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起学习一下,相信您不会再为选择哪一种而纠结了~

       使用温度计的几个要点

       口腔测温

       适用于大龄儿童和成人,结果准确,但≤5岁儿童采用玻璃水银体温计口腔测温可因位置不正、测量不准、温度计被咬断和疼痛,而致测温困难。

       直肠测温

       适用于婴幼儿,结果准确,但患儿较难接受,且安全性不佳。

       测腋温

       so easy~~新生儿可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腋温,1个月至5岁儿童可采用腋下电子测温计或红外线测温仪测温。化学标点(相变)测温(额贴)虽然快速简便,但是测量偏差很大。在测量时需让患儿保持安静,将腋窝的汗擦干,测量时间为5分钟,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新生儿测体温应采用腋下电子体温计测体温;

       1个月至5岁儿童可采用腋下电子测温计或红外线测温仪测温;

       化学标点(相变)测温(额贴)方法不可靠,不主张采用;

       口腔、直肠采用电子测温计测体温最为经济有效;

       腋温、耳温和额温准确度不如口温和肛温;

       儿童测量肛温、腋温时,电子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测量温度差异小;

       电子体温计测得儿童腋温比水银体温计测得儿童肛温低约0. 2℃,电子体温计测得儿童口温比水银体温计测得儿童肛温低约0. 5℃。

第三:发热的宝宝,如何观察病情

       引起发热的疾病离不开医生、护士以及家长的仔细观察。

       与同年长婴儿相比, 3月以下婴儿通常仅仅表现为发热或喂养困难,而没有特异症状。该年龄组引起发热的原因以细菌及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如患儿出现发热或体温不升、纳差、反应弱等常提示存在菌血症的可能;

       如患儿出现发热、排尿时哭闹及尿道口红时应注意尿路感染;

       如婴儿接触感冒病人或受凉后,可出现发热、咳嗽、吐沫、呛奶等症状常提示呼吸道感染的可能;

       此外,如果孩子在出现上述菌血症的表现外,同时出现抽搐、前囟饱满、眼神呆滞等症状则要考虑脑炎的可能。

       3月~3岁儿童发热大多数为自限性病毒感染,也有部分孩子为隐性菌血症或泌尿系感染,甚至少数孩子可能存在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

       妈妈们应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作出初步的判断:如果怀中的宝宝无活动或者四肢无力地躺在治疗台上均有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疾病。哭闹儿童的正常反应是父母安抚时哭闹可停止,而严重疾患的儿童不管如何安抚都无济于事。

第四:发热的宝宝,护理照顾很重要

       俗话说:“有病就得吃药”退热药物的选择有什么讲究?如何指导家长合理使用退让药物?

       目前医学研究证实,发热是许多疾病初期的一种防御反应,可增加机体的抗感染能力,所以低热或疾病最早期可以不用退烧药。

       2月龄以上的宝宝如果肛温≥39. 0℃(口温38. 5℃,腋温38. 2℃),或因发热出现了不适和情绪低落的儿童,推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剂量为每次15 mg/kg,2次用药的最短间隔时间为6 h。

       6月龄以上的宝宝,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布洛芬的剂量为每次10 mg/kg,2次用药的最短间隔6~8 h,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热效果和安全性相似。

       过去的指南推荐,交替或联合使用两种药效果更佳。宝妈们可能有所耳闻。最新的WHO制定的关于发热儿童管理指南:不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联合使用或者交替使用。

       因为,科学研究表明,尽管两者联用或交替使用的降温比单用药物效果要好,但不能改善孩子的舒适度。退热药不能有效地预防热性惊厥发作。尽管药物退热联合温水擦浴短时间内退热效果好,但会明显增加患儿的不适感,因此,新的指南也不推荐使用温水擦浴退热,更不推荐冰水或乙醇擦浴方法退热。

       另外:成人常用的阿司匹林,宝宝能用么?

       答案:No!不建议给儿童服用阿司匹林,这会引起危急生命的疾病——Reye综合征。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陈筱青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河西新生儿随访与干预...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新生儿危急症的诊治;热衷儿童科普宣传和健康公益事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