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耳聋的基因诊断
2018年07月30日 【健康号】 成钊     阅读 10589

遗传性耳聋的基因诊断

耳聋是造成语言交流障碍最常见的疾病,新生儿耳聋的发病率为1~3/1000。我国听力语言残疾者甚众,并以每年新生3万聋儿的速度增长,累计在我国有约30万对生有至少一个聋儿的育龄夫妇面临再次生育的选择。以往的临床诊断方法不能准确回答耳聋家庭的疑问。但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以及对耳聋致病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至少50%的先天性耳聋由遗传性因素导致,即遗传性耳聋。非综合征性耳聋(NSHI)占遗传性耳聋的70%,约77%的NSHI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到目前为止,已定位了100多个疾病相关基因位点,60余个疾病相关基因被克隆。利用基因诊断技术对耳聋致病基因检测,可明确大部分遗传性耳聋患者的致聋基因突变,使得针对遗传性耳聋家庭的产前诊断成为可能。

1.GJB2基因——最常见的遗传性耳聋基因之一,与先天性耳聋有着密切的关系,突变患者发病症状多为语前聋或1~10岁起听力下降。GJB2基因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隐性遗传。

2.SLC26A4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它可导致大前庭水管肿大综合症,临床上表现为先天性和后天性耳聋,耳聋发生或加重与外伤、感冒有关。携带该位点的受检者,应尽量避免头部外伤、感冒等。

3.线粒体(MtDNA)12SrRNA基因——系母系遗传,线粒体遗传。与氨基糖甙类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耳聋有着密切、直接的关系。通过对此基因检测,可以有效预知药物致聋基因的存在,从而避免“一针变聋”的悲剧。

4.GJB3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该基因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夏家辉院士在世界上首次克隆。与高频听力下降有关,其表型为由5~10岁开始,双耳高频神经性耳聋,并进行性加重。

5.COCH基因——发病率最高的显性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学语后聋,高频,30多岁发病,较快进行性发展,前庭功能障碍表现。

6.WFS1基因——低频(<2000hz )听力损害,听力损害的程度相对较轻(50dB左右),发病年龄为5-30岁,除非因老年性听力下降,病情进展缓慢。Wolfram综合征:进行性眼萎缩、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尿崩症和耳聋。WFS1基因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隐性遗传。

        7.POU3F4基因——X-连锁遗传。学语前聋,深度,神经性或混合性耳聋,伴前庭功能低下。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成钊
副主任医师
安徽省儿童医院
小儿耳鼻喉科,耳鼻喉...
从事儿童耳鼻喉专科近20年,擅长儿童耳鼻喉及多学科交叉性疾病尤其是儿童鼻炎、鼻窦炎、过敏性...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