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ptheworld——感知眩晕(三)
2018年11月09日 【健康号】 吴海燕     阅读 7655

Stop the world—feeling dizziness

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吴海燕

“世界,停下来”感知头晕(三)

享受我的“慢”门诊

头晕是耳科、急诊、神经内科、骨科、内科医生需要经常面对的复杂临床症状之一。之所以复杂,是因为以头晕为主诉的病变涉及多个科室,诊断起来有一定困难。因此,遇到头晕的病人,非眩晕专业的医生也会感觉头晕。临床医生会尝试嘱咐病人去神经科和骨科甚至内科做一系列检查,以防漏诊或误诊。病人会因此辗转在各个科室之间,完成多项检查,比如头颅CT、头颅MRTCD、颈部血管超声、颈椎平片或MR片,但这些结果可能仍然不能帮助病人明确诊断,这对身处恐惧中的眩晕病人是非常痛苦的。

我受协和医院“百人计划”资助,有机会在全美连续16年排名第一的约翰霍普金斯医院耳鼻喉科平衡中心学习。近3个月的学习给我最大的感受是,那里的医生对眩晕的热爱可以用痴迷来形容。多学科联合的科研团队,不断更新的各种前庭功能检查设备,十几年如一日的3D前庭植入假体的研究。而印象最深的是眩晕门诊。看眩晕的医生每天只接诊8个病人,每个病人用时1个小时。在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仔细的体格检查后,医生会给予每个病人耐心的讲解病情,进行床旁治疗和康复指导。

耗时这么久的问诊和检查意义在哪里?

眩晕的诊断很复杂。但是,80%的病人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仔细的体格检查可以在床旁做出诊断。也就是说,在耳鼻喉的诊室里有80%的眩晕病人可以给出初步的诊断,而不需要每个病人去神经科、骨科、内科做各项检查。

在我的门诊里,一个眩晕的病人通常要看20分钟以上,长的有一个小时。和病人充分的交流,从病人描述的诸多细节中捕获有效信息。有时病人嘴里轻描淡写的一句描述,诊断就可以拨云见日。问诊之后还需要至少10分钟的床旁检查,综合前面的病史,各种诊断和鉴别诊断就会逐渐清晰。

我很享受我的“慢门诊”,享受倾听病人的描述,享受有条不紊的检查,享受大脑飞速的筛选,享受这抽丝剥茧直到云开雾散。

    眩晕的诊断不易,国际上的一些“大牛”们也有近10-20%的病例无法明确诊断。一个复杂的病例会让我几夜无法安然入睡,病人的描述会不断出现在脑海里。在经过查阅文献、反复思索,诊断终于清晰起来时,那种愉悦和欣喜让人情不自禁。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