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瘢痕的注射治疗
2020年02月15日 【健康号】 金鑫     阅读 9892

令我们谈「瘢痕」色变的,则是由于组织损伤后非再生愈合导致的病理性瘢痕。在瘢痕形成期,为了预防瘢痕的形成,我们可以采用使用瘢痕贴/膏、激光、注射肉毒素A、加压包扎、口服积雪苷及放射治疗等方法。对于已经形成的增生性瘢痕,一般我们采取手术联合放疗或者注射类固醇的方法进行治疗。这里主要介绍注射类固醇的方法。


说起瘢痕,人们脑海中总是浮现出红肿凸起的样子。其实适度的瘢痕形成,是机体修复创面的正常表现,有积极的作用,也就是所谓的生理性瘢痕——这种我们不需要处理。

      而令我们谈「瘢痕」色变的,则是由于组织损伤后非再生愈合导致的病理性瘢痕,是一种血液循环不良、结构异常、神经分布错乱的纤维化病变。包括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1]

瘢痕是创面过度愈合的一种表现。在正常愈合过程中,胶原的合成代谢与降解代谢保持平衡;但如果在愈合过程中,伤口受到各种因素如体外因素(皮肤感染、张力、青春期、家族倾向)或体内因素(内分泌紊乱、生物化学因素)的干扰,胶原的平衡被打破,胶原的合成明显超过降解,就会最终导致胶原的大量沉积,形成病理性瘢痕[2]

      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均表现为突出于皮肤表面的充血、质硬的包块。增生性瘢痕常由明显的皮肤损伤引起,如深II度以上烧烫伤、皮肤切割伤、严重的皮肤感染等;瘢痕疙瘩既可由皮肤的明显损伤引起,也可由皮肤的微小损伤引起,如痤疮、毛囊炎、注射疫苗、蚊虫叮咬等,甚至某些瘢痕疙瘩难以找到原始的发病原因。正常情况下,皮肤创伤经过炎症期、增生期之后会进人成熟期,成为稳定的成熟瘢痕组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皮肤创伤的炎症反应难以消退,瘢痕生长过程持续进行,从而出现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两者最大的区别是瘢痕疙瘩往往侵犯周围的正常皮肤(即具有侵袭性),而增生性瘢痕则局限于创伤部位。(具体可见“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的比较”)

在瘢痕形成期,为了预防瘢痕的形成,我们可以采用使用瘢痕贴/膏、激光、注射肉毒素A、加压包扎、口服积雪苷及放射治疗等方法。对于已经形成的增生性瘢痕,一般我们采取手术联合放疗或者注射类固醇的方法进行治疗。这里主要介绍注射类固醇的方法。

无论是增生性瘢痕或者瘢痕疙瘩,注射类固醇进行治疗的原理是: 激素能够减轻伤口周围的炎症反应,减少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且使局部组织缺氧,从而降低了瘢痕内胶原和粘多糖的合成

比较常用的瘢痕内注射药物是得宝松(复方倍他地塞米松),适用于新生及较小的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特别适用于充血反应明显、瘢痕向四周浸润性生长较快者、不愿意进行手术及反复复发的患者。其不适用于大面积和()合并感染的病理性瘢痕以及瘢痕已开始成熟萎缩者。需要注意的是类固醇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是确切的,但由于类固醇长期注射具有副作用,且停药后易于复发,临床中亦常常采用类固醇联合其他药物治疗瘢痕疙瘩。

根据最新瘢痕疙瘩临床治疗指南推荐[3],对于儿童瘢痕疙瘩用保守方法(激光、硅胶、压迫)治疗无效且小于1.5cm的,可以用糖皮质激素注射+硅胶和压迫+激光的方法,治疗无效时,可以考虑联合5-FU注射。关于小型瘢痕疙瘩的非手术治疗,建议以药物注射为主,以激光、硅胶制剂和压迫治疗等为辅。现有大量文献表明,5-FU联合糖皮质激素注射方法,对于瘢痕疙瘩,其疗效远高于单纯激素注射治疗,复发率也远低于单纯的激素注射治疗。

原则上,小型瘢痕疙瘩应先采用联合药物注射至平软后,再辅以硅胶制剂、其他外用药和压迫治疗等预防复发。如果瘢痕充血明显,也可以先采用去红激光治疗或抗血管药物(如平阳霉素等)注射来减少充血程度后,再联合硅胶制剂和外用药辅助治疗以预防复发。出现复发者,可重复药物注射+辅助治疗,若仍无效时,可考虑药物注射平软后给予放射治疗

注射治疗时,会混匀使用局麻药利多卡因1ml注射器(5-FU 0.1ml+得宝松1ml+利多卡因0.5ml)在瘢痕实质内做均匀、分点的瘢痕内注射,注射量约为0.2ml/cm2。每2-4注射1次,一般需要注射4-6;瘢痕平复后进人维持治疗期后逐渐稀释药物浓度并延长注射周期。药物有效成分中,类固醇类药物主要用于使瘢痕平软,而5-FU则主要用于减轻瘢痕充血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不同患者的方案根据患者对药物的敏感程度,适当增加或减少药物的用量。[4]如对青少年、育龄期妇女,可减少或避免使用化学药物,以免影响生长发育或致畸;对注射某类药物后引起不良反应者,可适当减少该类药物的配比。因此,可以根据个体的情况,适当调整药物浓度配比及剂量,以达到个体化治疗的目的。

综上,如果您有瘢痕增生及瘢痕疙瘩的烦恼,且符合上面的适应症,建议到整形外科进行规范的注射治疗及相关联合治疗。

 

线性疤痕增生注射治疗前后对比案例

瘢痕疙瘩注射治疗前后对比案例

 

References

 

[1]     Mokos ZB, Jović A, Grgurević L, et al. Current Therapeutic Approach to Hypertrophic Scars. Front Med (Lausanne). 2017. 4: 83.

[2]     Wolfram D, Tzankov A, Pülzl P, Piza-Katzer H. Hypertrophic scars and keloids--a review of their pathophysiology, risk factors, and therapeutic management. Dermatol Surg. 2009. 35(2): 171-81.

[3]     中国瘢痕疙瘩临床治疗推荐指南.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8. 29(05): 245-256.

[4]     武晓莉. 第八章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注射治疗技术. :吴溯帆 . 注射美容整形技术. 2015.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428-446.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