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春期矮小的概述-邓群繁
2024年04月11日 【健康号】 关注儿童生长发育健康     阅读 1274

儿童青春期矮小的概述-邓群繁

儿童青春期矮小的概述

 

最近收了一个患儿,女孩,现年11岁,因“身材矮小”入院接受诊治。据主诉,患儿自幼生长发育滞后,无明显特殊面部特征,营养状况中等,但身高仅为127.6厘米,明显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的平均身高标准,经计算其身高低于-2标准差(-2SD),符合矮小症的临床诊断指标。

 

入院体检显示:患儿心肺功能听诊未发现异常,呼吸音清晰,无啰音;腹部触诊柔软,肝脏、脾脏未触及肿大;神经系统检查亦未见明显异常迹象,运动协调和智力发育均在正常范围内,

 

进一步的辅助检查结果显示:生长激素刺激试验后60分钟,生长激素最高水平测定值为9.82 ng/ml;同时检测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水平为316.50 ng/mL,这一数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体整体的生长状态,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浓度为33.84 ug/mL,两者共同作用参与了骨骼生长与发育过程。

 

骨龄测定结果显示患儿骨龄相当于9岁,这表明患儿存在明显的骨龄延迟,实际骨龄落后于实际生活年龄,从而支持了矮小症的诊断。

 

综合上述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患儿最终被诊断为“青春期矮小症”,即在进入青春发育期阶段,由于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或其他内分泌因素影响,导致身高的增长显著受限。

 

青春期是一个人生命历程中至关重要的生长发育阶段,然而,对于部分青少年来说,他们的身高增长并未如期加速,反而停滞不前,这种现象在医学上被称为“青春期矮小症”。这类病症的发生往往让家长和社会深感忧虑,因为身高的问题不仅关乎孩子的外貌形象,更可能对身心健康产生长远影响。

 

青春期矮小症并非单一原因所致,它涉及到多种复杂的生理病理机制。例如,本文提及的患儿,经过一系列详尽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发现其生长激素水平在刺激后未能达到理想峰值,说明可能存在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的问题。此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及其结合蛋白的水平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患儿生长调节系统的微妙失衡。

 

骨龄检测是评估儿童生长潜力的重要手段,该患儿的实际骨龄比生活年龄低,这意味着他的骨骼发育进度慢于同龄人,这也是导致身高矮小的一个关键因素。

 

治疗青春期矮小症需针对具体病因,可能的治疗措施包括生长激素替代疗法,旨在通过补充生理剂量的生长激素以促进生长板的活动和骨骼线性增长。同时,医生还会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生活习惯等因素,确保全方位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青春期矮小症是一种需要早发现、早干预的疾病。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发现身高增长速度缓慢或长期低于同龄人平均水平,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找到确切病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帮助孩子实现正常的生长发育目标。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