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康复指导】脑瘫儿童“W”坐位该如何矫正康复
2018年08月03日 【健康号】 常崇旺     阅读 8089

脑瘫患儿由于髋关节内收肌和内旋肌群肌张力高,导致患儿坐位时双髋关节内收、内旋同时伴有膝关节屈曲,患儿无法实现长坐位,而取“W”坐位,如果患儿取长坐位往往会出现圆背坐姿。

  脑瘫患儿由于髋关节内收肌和内旋肌群肌张力高,导致患儿坐位时双髋关节内收、内旋同时伴有膝关节屈曲,患儿无法实现长坐位,而取“W”坐位,如果患儿取长坐位往往会出现圆背坐姿。

  还有由于上肢不能充分支撑身体及不能进行体轴内回旋,在姿势转换时,由于原始反射如紧张性迷路反射残存,使从俯卧位至坐位时形成“W”坐;而由于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的影响,从四点支撑至坐位转换时,由于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的残存而引起代偿运动,从而形成“W”坐位。

  痉挛型双瘫患儿,由于髋关节外展外旋和伸展膝关节困难,而喜欢“W”坐,这种坐位对此类患儿来说是较容易实现的且较稳定的坐位,还可以解放双手,所以患儿喜欢取这种坐位。


  脑瘫患儿“W”异常坐位有哪些危害?

  “W”坐位不是良好坐姿,当“W”坐位时,髋关节的内收肌和内旋肌以及屈肌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同时膝关节也是过度屈曲状态,长此以往髋关节的内收内旋屈曲及膝关节的屈曲模式加重,使髋关节的外展外旋和伸展产生困难。

  “W”坐位时双腿髋部及膝部屈曲,膝部向两边分开,大腿及小腿内侧着地,臀部着地,形成“W”形,这种姿势对髋关节带及周围组织较为松弛的患儿不利,易导致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当还有骨盆扭转时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的可能性更大,而且这种坐姿不是进行日常生活动作的良好体位,在这一体位上患儿很难穿脱鞋与袜,所以尽量避免取这种体位。

  我们可从改善髋关节内收内旋和抑制原始反射入手,从而矫正“W”坐位,方法如下:

  1)长坐位:让患儿学习和体验长坐位用以对抗“W”坐位。

  2)分髋法:患儿取仰卧位,术者使患儿双下肢屈髋屈膝外展外旋再伸膝伸髋,牵拉内收肌和内旋肌。

  3)髋内外侧旋转法:患儿取仰卧位,术者固定患儿一侧下肢,使另一侧下肢依次屈髋屈膝外展外旋再伸膝伸髋,双下肢交替进行,牵拉内收肌和内旋肌。

  4)分腿牵拉:患儿取仰卧位双下肢进行外展内收运动。

  5)侧卧抬脚:患儿取侧卧位抬起上侧下肢,反复做外展内收运动,双侧交替进行。

  6)四点支撑促分离运动:正确四点支撑位,术者交替固定患儿单侧下肢,使双下肢产生分离运动或交替伸展屈曲双下肢,促紧张性迷路反射和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消失。

  7)仰卧位踏步体操:患儿取仰卧位,术者固定患儿一侧下肢,使另一侧下肢依次屈髋屈膝再伸膝伸髋,双下肢交替进行,促患儿下肢分离运动出现。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