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鲜红斑痣的治疗
2022年03月12日 【健康号】 徐伟洋     阅读 8056

鲜红斑痣(portwinestain)又称为葡萄酒色斑,俗称“红胎记”,标准医学名称为微静脉畸形,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0.3%,90%发生于头颈部。由于该病常累及患者面颈部裸露部位,并可随年龄增长,病变逐渐增厚甚至瘤样增生,颜色越来越深,甚至可合并巨唇症,严重影响患者美观,给其社会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

过去曾认为,鲜红斑痣的组织学特征为毛细血管畸形,位于真皮浅层,由许多异常扩张的成熟毛细血管组成,不伴有明显的内皮细胞增殖。进一步的临床病理学研究证明,其实质是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畸形,病变主要集中于真皮下,由许多异常扩张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组成,不伴有内皮细胞增殖。因此,现多称微静脉畸形。随着年龄增长,病变皮肤出现增生、变厚,逐渐延伸至皮下组织。微静脉畸形对紫光(380~435nm)、绿光(520~565nm)、黄光(565~590nm)等波段的光吸收强,对红光(625~740nm)的吸收较弱。氧合血红蛋白是微静脉畸形直接激光治疗的靶色基,在415nm处有较大的吸收峰,在540nm和577nm处有较小的吸收峰。415nm激光虽然吸收最强,但穿透能力差,达不到真皮的血管组织,且415nm激光还能被表皮中的黑素强烈吸收,造成术后皮肤色素减退等;而靠近540nm和577nm波长的激光穿透性较好,是治疗血管性病变理想的激光波长。对于部位较深在的血管病变,577nm附近的波长更加理想。

20世纪60年代末,氩激光(波长488~514.5nm)波长首次用于治疗微静脉畸形,之后,铜蒸汽激光(波长510~578nm)亦被应用于临床,治疗微静脉畸形有一定效果。目前激光治疗方法众多,若单从吸收来考虑,倍频Nd:YAG和KTP(532nm)、氩(514.5nm,488nm)、铜蒸汽(577nm)、闪光灯脉冲染料(585nm,595nm)等激光凝固血红蛋白都很有效。但直接的激光治疗,要达到皮肤的真皮层,对表皮的热效应影响不可避免。如何在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甚至避免皮肤损伤产生的瘢痕,是激光治疗临床应用的首要问题。

根据血管直径大小,Wanner等将微静脉畸形分为4型:I型血管直径为50~80μm,临床病变色泽为浅红色;Ⅱ型直径为80~120μm,病变为红色;Ⅲ型直径为120~150μm,病变为浅紫色;Ⅳ型直径为150μm以上,病变色泽为深紫色。根据微静脉畸形的病变颜色和增生情况,国内比较公认的临床分型是将其分为粉红型、紫红型和增厚型。

目前临床上尚无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较常用的标准为Ohmori等提出的评定标准,分为显著、良好、一般及不良4级。显著为皮损颜色消退>95%;良好为消退60%~95%;一般为消退30%~59%,仍残留明显的原病灶颜色;不良为消退<30%。显著、良好及一般的例数所占百分数计为总有效率。

对于面颈部鲜红班痣,国外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闪光灯泵辅染料激光(pulseddyelaser,PDL)治疗,但有效率和治愈率不甚理想。目前主张使用的治疗方法是铜蒸汽激光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therapy,PDT)或氪离子激光光动力治疗。其优点是可选择性破坏病灶内扩张的毛细血管而不损伤皮肤,治疗后不会遗留瘢痕。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徐伟洋
住院医师
河南省儿童医院
介入血管瘤血管外科
介入血管瘤血管外科相关疾病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