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的全病程管理势在必行
2018年08月03日 【健康号】 何鸣     阅读 8670

(何鸣博士心理治疗工作室地址:杭州市文三西路513号四楼)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多数患者表现为间断发作或持续病程,常有特殊的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时有危害自身和社会的行为。精神分裂症约占我国住院精神病患者的50%左右。1993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精神残疾者中82.5%是由于精神分裂症所致。1994年对四川新津县的调查中,大多数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未接受治疗的主要原因有经济水平低、认识不足等。从未治疗者中,已经成为精神残疾者占82.7%,其中极重度占53.5%,重度占14.7%。有近50%的患者曾试图自杀,至少10%的患者最终死于自杀;首发患者75%可以达到临床痊愈,但5年内复发率超过80%;由于现代治疗学的不断进步,大约60%的患者可以达到社会性缓解,即具备一定的社会功能。精神分裂症的高致残率是直接导致患者贫困和其家庭因病返贫的直接原因。精神分裂症在任何国家都是重点防治的精神疾病。


抑郁障碍是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临床表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抑郁障碍患者的自杀、自伤、甚至杀害亲人的危险性增高,2/3抑郁症患者曾有自杀想法与行为,15%~25%抑郁症患者最终自杀成功。双相障碍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双相障碍几乎终生以循环方式反复发作,因此,常是慢性过程障碍。与抑郁障碍相比,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更复杂,治疗更困难,预后更差,自杀风险更大。因而,长期以来,本病一直受到精神卫生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目前,国际上推行以伤残调整生命年(DAIY)的减少作为疾病负担的指标,它包括生命年的减少及有能力的生命年的减少。WHO(1993)所发表的1990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指出,在15~44岁年龄组,DALY减少最多的前10位疾病中,精神疾病占五项,依次为抑郁症、自杀、双相障碍、分裂症及酒/药物依赖;WHO(1999)报告,1998年神经精神疾病占全球各种疾病DALY减少中的10%,而双相障碍占其中的11%。全球的神经精神疾病负担中抑郁症、自杀分别为17.3%、15.9%,高居榜首;抑郁症占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的4.2,抑郁症和自杀占5.9,提示抑郁症、自杀/自伤是精神障碍中导致疾病负担损失最大的问题。研究还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继冠心病后的第二大疾病负担源。预测从1990年至2020年中国的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将从14.2%增至15.5%,加上自杀与自伤,将从18.1%升至20.2%,占全部疾病负担的l/5。精神障碍与自杀所占疾病负担将名列第1、2位(20.2%)。中国DALY减少最多的各种疾病中,抑郁症为第二位,双相障碍为第十三位。估计至2020年,我国双相障碍将上升到第十一位。


从“生物-心理-社会”的角度分析,这些精神疾病是机体在内外各种致病因素的刺激和影响下,大脑功能发生紊乱,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发生不同程度障碍。尽管精神症状的表现形式因人而异,因病而异,但机体与客观环境失去平衡这一点是共同的,可显著影响个体的心身健康、社会交往、职业能力及躯体活动。精神病患者常可产生如下特殊问题。


1.语言交流障碍:许多精神病患者具有语言交流及一般性交往问题,主要表现为对语言理解困难,患者不能理解他人所讲的意思,言语表达困难,不能完整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及传达自己的知识,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由于精神症状的影响,患者常常不能言语清晰地进行表述,有时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用一些近似的语言和符号来代替语言交流。


2.人际交往困难:精神病患者不论在家庭或社区,也不论是工作或娱乐,常可发现他们程度不同地丧失了与他人正常交往的能力。一种情况是由于长期住院,使患者的社会交往能力退化,不会与人交往。另一种情况是由于精神疾病的影响,使之缺乏人际交往的动力,如患者表现为不愿意活动或者是活动过多,在交往过程中注意力涣散,难以集中,所以导致人际交往困难及失败。


3.适应技能缺乏:某些久病患者,由于孤独、退缩或与外界环境隔绝,因而丧失了基本生活技能。这是由于长期住院而导致患者严重缺乏改变生活方式的动力,长期住院的成年人常常是被动地坐在一把椅子上或蹲在一个角落里几个小时一动不动;而长期住院的儿童,始终玩着一件喜欢玩的玩具。这些主要是由于环境中缺乏躯体和行为刺激所致,失去了自己所应具备的技能,如自我照顾、家务技能、购物,关注自己的安全与健康,履行社会行为的能力,其结果是不能在仅有很少照顾的环境中生活,失去了独立及半独立生活的能力。


4.适应不良行为:长期患有精神疾病,患者可以出现许多适应不良性行为。这些行为问题包括:(1)对自己或他人产生严重的躯体威胁,如自伤或冲动攻击行为;(2)自我孤立,不与外界交往,有时可有拔毛、抓咬等行为;(3)喜怒无常,尖叫,辱骂,生活不能自理,卫生较差。这些不良行为往往使患者不易安置与回归社会,难于管理。


5.社会支持不足:患者长期患病及长期住院往往导致其社会技能丧失,他们不知道自己在社会环境中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对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角色也不能完成。家属和周围人对于患者疾病的认识偏差或者能力受限等等。


精神残疾系指精神病患者患病一年以上未痊愈,同时导致对家庭、社会应尽职能出现一定程度的障碍。精神残疾往往与康复工作不足有关,它常产生于以下几种情况:(一)治疗不及时。有些患者缓慢起病,不易被发现;家属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或者由于偏见误解而刻意否认,使患者长年得不到系统治疗。(二)病情久治未得到缓解。有的因治疗的方法不当,比如药物品种的选择不当、剂量不足,或者严重的药物副反应干扰了治疗等等。大约10%的患者用现有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疗效不佳。(三)病情反复发作。病情复发的次数越多,治疗就越困难,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也就愈加不容易。

(四)缺乏有效家庭社会支持。在影响精神分裂症结局的诸多因素中,家庭社会的照顾是极为重要的。如果没有家属的照顾,就不利于患者得到有效的康复。此外,也有目前医疗水平有限、药物的副作用大,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地位、劳动就业、经济收入等方面得不到应有的照顾以及患者家属“极端化”态度(如,过分关心和照顾,或害怕“家丑外扬”而限制患者与外界联系)等方面的原因。


基于重性精神障碍的疾病性质及其对患者造成的多方面损害,只有实施循证的全病程管理,才是真正有效帮助患者的最佳途径。全病程管理显示了精神卫生服务的进步和发展方向,势在必行。对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实施循证的全病程管理,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本学科服务中的体现,精神科专业医师必须掌握这部分内容。《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对此已有详细叙述。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何鸣
擅长坚持现代、科学循证实践,针对焦虑症、强迫症等神经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科常见疾病、疑难疾病的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全面康复。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催眠治疗)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