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伏瘀”论治慢性荨麻疹
2023年04月28日 【健康号】 杨磊     阅读 628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过敏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四肢及躯干部位皮肤瘙痒、红斑、风团(“蚊子包”)等,风团一般24小时即可自行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其病程迁延,症状常反复,发作时瘙痒难忍,使患者身心饱受折磨。临床常用抗组胺药进行治疗,但容易复发,且常伴嗜睡、乏力等不良反应。中医药治疗慢性荨麻疹可有效改善症状、减少复发且副作用较少。

艾儒棣教授根据临床经验认为“正虚邪凑,瘀伏于内”是造成慢性荨麻疹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的内在基础,从“伏瘀”理论入手治疗慢性荨麻疹取得较好疗效。伏瘀理论伏邪指邪气潜藏于内,逾时而发的病邪,具有“发则有证可辨,伏则无机可循”的特点。

最早有关伏邪的论述见于《素问》,“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伏邪新书》载:“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方发者,总谓之曰伏邪,已发者而治不得法,病情隐伏,亦谓之曰伏邪……有已发治愈,而未能尽除病根,遗邪内伏后又复发亦谓之伏邪”,拓展了伏邪的内涵。

《金匮要略》云:“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为有瘀血;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可认为是“阴伏-伏瘀”概念的雏形。据条文所述,“阴伏”即为瘀血内阻,郁久化热,瘀热互结,内伏血分,因血属阴,故命名为阴伏。

伏瘀致病一则由于瘀血内阻日久化热;二则病位较深,位在血分;三则藏匿深伏,性质多端,反复发作。伏瘀的致病特点瘀阻经络,病位固定: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提出:“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块”即瘀血,瘀血内阻,致肿、致痛、致癥瘕积聚。经脉主气,络脉主血,气为阳,血属阴,在络则为血病,亦为阴病。伏瘀易阻滞经络,影响全身或局部气血津液的运行,瘀血固着,故见疾病发作部位常固定。邪伏阴分,遇引而发:伏瘀致病,瘀血内阻,内伏血分,因血属阴,故邪伏阴分。

引发伏瘀的形式有二:一为自发,即正气本虚,瘀血稽留、潜伏于内,积聚到一定程度,致邪盛正溃而发;二为遇引而发,即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机体脏腑失调导致聚生痰、热、瘀等病理产物,而三者皆可潜藏于内,诱而发之。少阴有余,

入夜症重:营卫之气阴阳相贯、如环无端,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伏瘀致病多伤及阴血,阴血不足,则少阴(君火)相对有余。邪火有余则伤正气,而循行于人体肌表的正气即为卫气。故“火有余”则营血不足,卫气被伤。营卫失和,卫气无以卫外,营气无以濡肤。夜间营卫气血虚弱,外邪易于侵袭,故疾病常于夜间好发或加重。病势缠绵,久治难瘥:叶桂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初病在经,久病入络”“初病在气,久病入血”。“久病”即指慢性疾病病程日久,病邪入络,病势缠绵,反复发作,多以虚证或虚实夹杂证为主。伏瘀致病,位在血分,亦谓之“久病”。伏瘀潜内,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即血瘀与血虚常常同时存在,亦可与多种病机相兼并存,产生血虚、血燥、阴虚等错综复杂的证候表现。

基于“伏瘀理论”探讨慢性荨麻疹的复发机制慢性荨麻疹复发特点与伏瘀致病高度契合,指出“伏瘀潜内,伺机而发”是造成慢性荨麻疹复发主要症状固定、复发时间基本固定、复发部位相对固定的根源。瘀伏血分,阻滞气机;瘀久化热,伤及血分;气机逆乱,气血不荣致血瘀生风而发病。病邪深入,日久形成血瘀、血虚、血热、血燥等交错复杂的证候,故慢性荨麻疹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瘀伏血分,血瘀生风,伺机而发何廉臣在《重订广温热论》中云:“伏气温热,邪从里发,必先由血分转入气分,表证皆里证浮越于外也”,提出伏气温病的病机为邪伏血分,由血转气、向外透发。荨麻疹初起多由风寒、风温之邪客于肌表,若失治误治,未及时祛邪外出,外邪乘虚入里,伏藏于内,伏热久居,深入血分,郁而化热,灼伤阴血,煎熬成瘀,伺机由血转气、向外透发。

艾老师认为:1)气为阳,血为阴,两者阴阳相贯,共行于脉道之中,流周不息,发挥正常生理作用。伏瘀藏内,或藏于脉中,或溢出脉外,形成瘀血。瘀血则气滞,气机不畅,逆乱生风。血瘀生风,久则肌肤因不荣而干燥、瘙痒或脱屑。2)伏瘀潜内则新血难生,阴血亏虚,一则血虚生风;二则难以濡养心神,心神失养,故见瘙痒难耐。3)瘀生湿浊,《金匮要略》谓之“血不利,则为水”,津血同源,瘀生湿浊而致组织间隙水肿,发为风团。4)瘀伏血分,郁久化热,阴火亢盛致血热上泛透表,故表现为皮损色红,皮温较高。久病正虚,伏瘀渐盛,溃而发之“伏”是“瘀”积累的过程,日久病势渐沉,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则如“溃”堤之水,汹涌而下,溃而发之。正气御外,外邪难以直中;祛邪外出,伏邪无以为生;当久病正虚,邪气独盛,正邪无以交争,则伏瘀内生,且易为外邪引动而发。发之有二:一则正气虚衰,伏瘀潜内,正不胜邪,宿疾发之;二则伏瘀潜内,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等诱因,引动伏瘀,因而发之。因此艾老师认为,伏瘀是造成慢性荨麻疹迁延不愈的关键,伏瘀稽留体内,正虚邪恋,邪正相持,致疾病反复发作,病情缠绵,久治不愈。

少阴有余,营卫失和,发于阴阳交替慢性荨麻疹的发作时间有明显时间节律,好发于夜间。白昼日出,阳气卫外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酉时日入,阳气敛于内;至夜间,气血营卫运行于里。昼为阳,夜为阴,昼出阳动则血行,夜归阴伏则血瘀,且卫气夜藏于阴分,瘀为阴邪,阴不配阳,夜间血瘀更甚;“少阴有余”则气血亏虚,营卫失和,卫气无以卫外,营血无以濡内,入夜时分,阳气内藏,阴分当令,营卫气血虚弱,引动伏瘀,搏于肌腠,是以慢性荨麻疹常于傍晚至夜间固定复发。伏瘀固着,传于三阴经,发于阴面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慢性荨麻疹复发皮损多见于人体阴面(胸腹部、四肢内侧面),且复发部位固定。一方面,其好发区域与十二经脉中的手足三阴经脉所过之处大致相同。手足三阴经脉均是六脏(包含心包)所主经络,脏属阴,手足三阴经的病症属阴病。故伏瘀致病亦为阴病:一方面邪伏阴分,易复发于人体阴面;另一方面,伏瘀固着,易形成皮损部位固定之象。


从“伏瘀”治疗慢性荨麻疹扶正——益阴养血✦
慢性荨麻疹复发的原因在于正虚而邪伏于里,伏瘀潜内,新血难生,阴血亏虚,故当以扶正益阴养血为治则。扶正,既透邪外出,又防外邪引动;益阴养血为具体治法,若津液渐充,气血化生有源,肌肤得养,瘙痒风团自消。临床常以经典方剂当归饮子为基础,随证化裁。当归饮子出自宋代《重订严氏济生方》,“主心血凝滞,内蕴风热,皮肤疮疥,或肿或痒,或脓水浸淫,或发赤疹瘩瘤”。常用当归、鸡血藤、白芍、川芎、何首乌补益阴血以扶正,何首乌兼祛风止痒,透皮肤疮、疹、疥、癣之毒;黄芪补气生血,外护肌表,固护腠理,使邪无所犯,且黄芪为疮家圣药,能托毒敛疮生肌;防风祛邪外出,消疮透疹,且黄芪得防风可固表不留邪,防风得黄芪可驱邪不伤正,两者合用彰显扶正透邪之功效;地肤子、蒺藜、蝉蜕三药可入络搜伏邪、祛邪以止痒。诸药合用,共奏扶正祛邪、益阴养血之功。

✦✦祛邪——搜络透瘀✦叶桂在《温热论》中提到:“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成斑点隐隐。急急透斑为要”,所言“透斑”,其意在于:斑发之,原是血分热深重之征;透之,原是因势利导,从里透外,即血分之热邪随斑发之势外出,给邪以出路,外达而解。伏瘀藏内,多盘踞于经络之间,病久邪深,已经化热,常规使用凉血活血化瘀之药难直达病所,内在伏瘀应搜络以透之,故提出祛邪搜络透瘀的治则。伏瘀积滞之顽症,非搜络入血之虫类药不可逐之,故常在当归饮子的基础上加用乌梢蛇、僵蚕、蝉蜕、地龙、全蝎等入络搜邪,疗效甚佳。虫类药物走窜入络,并搜邪剔络,无血者走气,有血者走血,擅走络中而剔除瘀浊,彰显祛邪而不伤正之功。在使用虫类药物时应注意其毒性与致敏现象,必须根据患者的体质,辨证使用药物,一般从小剂量(3~6 g)开始,并应中病即止,不可过量久服,做到祛邪而不伤正;炮制虫类药物应规范有效,以减轻或消除药物的毒性确保安全有效;若出现过敏反应,需立即停止服用药物。

✦✦病案分享患者,女,32岁,2020年2月16日初诊。主诉:全身泛发瘙痒性风团反复发作3年。患者自诉3年前因劳累后突发背部皮肤瘙痒,继则起大片红色风团,持续数小时后自行消退,皮疹反复发作。服用抗组胺药后缓解,但停药即发,夜间尤甚,且复发部位常见于双下肢及腹部,位置固定,3年来病情反复发作。

初诊可见:腹部、背部及双下肢散在淡红色风团,自觉瘙痒灼热,夜间加重,平素神疲乏力,口干,纳可眠差,二便可,舌质紫黯,舌边伴少许瘀点,脉细涩。检查:双下肢、腹部、背部散在直径为0.5~1.5 cm的淡红色风团,部分融合成片,成红肿斑片,可见散在抓痕,触之皮温较高,皮肤划痕症(+++)。西医诊断:慢性荨麻疹。中医诊断:瘾疹(血瘀生风证)。治法:益阴养血,搜络透瘀。予当归饮子加减。处方:当归10 g,川芎10 g,赤芍15 g,生地黄15 g,黄芪20 g,防风10 g,地肤子15 g,刺蒺藜15 g,鸡血藤15 g,白鲜皮15 g,乌梢蛇10 g,蝉蜕10 g,地龙10 g,地榆炭15 g,茜草炭15 g,牡丹皮15 g,甘草9 g。14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三次温服。另加用复硼洗剂(四川省中医院院内制剂),每日2次,外搽患处。嘱患者清淡饮食,忌辛辣海鲜,保持心情舒畅。

2020年3月10日二诊:患者自诉服药期间背部未见新发皮损,腹部及双下肢仍偶发少许风团,瘙痒感较前有所好转。查见风团颜色较前变淡,较前减小,直径0.5~1 cm,未见融合成片,触之皮温较前降低,皮肤划痕症(++)。患者自诉眠差,夜间难以入睡,夜间平均睡眠时间约为4 h,小便可,大便稀,舌质黯,舌边瘀点较前减轻,苔薄白,脉细涩。在初诊方基础上去生地黄、川芎、蝉蜕、地龙,加薏苡仁20 g、山药15 g、合欢皮15 g、珍珠母(先煎)15 g。14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温服,余治疗和调护同前。

2020年3月28日三诊:服药期间全身无新发皮疹,偶有瘙痒无灼热,未见皮肤留有色素沉着,触之皮温可,皮肤划痕症(+),纳可,睡眠较前好转,夜间平均睡眠时间为6~7 h,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处方以二诊方去珍珠母、合欢皮、乌梢蛇、地榆炭、茜草炭,加女贞子10 g、墨旱莲10 g,续服14剂以巩固疗效,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温服,余治疗药物同前,嘱患者注意日常调护。患者共服用中药2个月余,病情已基本稳定。随访3个月,患者未使用相关治疗中药及外用药,未见病情反复。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杨磊
主治医师
漯河市中医院
中医科,中医内科
胃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呃逆、糖尿病、痛风、头痛失眠、抑郁、感冒后遗咳嗽、新冠后遗症、盆腔炎...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