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我的孩子怎么办?
2019年04月18日 【健康号】 金欣     阅读 9245


随着幽门螺杆菌(Hp)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也开始重视它。
经常有朋友问我这些问题:

我是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我的孩子怎么办?
全家在一起吃饭会不会传给孩子?
孩子要不要去检测是否感染了?
如果阳性,但没有症状,是否都需要根除治疗?


今天,咱们就讲讲孩子感染HP的问题。



幽门螺杆菌是能够唯一在胃酸条件下生存的细菌,生存力非常强大,是一种定植于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微需氧的螺旋杆菌。

幽门螺杆菌胃炎是一种感染(传染)性疾病,幽门螺杆菌携带者和被幽门螺旋杆菌污染的水源是传染,传播途径有:口口传播,粪口传播等。

它会引起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胃癌、胃淋巴瘤、不明原因血小板减少、冠心病等疾病。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特点

在中国,儿童是hp易感人群,多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是在儿童期获得的,也就是说对于通过各种途径或方法检测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成年人,其中多数都是在儿童期就已经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儿童感染者发生严重疾病的几率很低(如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感染者可以部分表现为腹胀、腹痛、打嗝、反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常见消化道症状;
有的儿童因为消化道溃疡而表现为呕血、黑便,本人遇到过的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抢救的最小患儿是1岁;
有的儿童表现为营养不良和贫血;
当然大部分的儿童感染后未致病,没有任何表现。

2.幽门螺杆菌根除后再感染率可能较高。
成年人如果真正根除了幽门螺杆菌,其再感染率是很低的,一般多在2%-4%左右;而儿童由于是易感人群,其幽门螺杆菌被根除后的再感染率可能会明显高于成年人的再感染率。

3.儿童感染者,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其感染的幽门螺杆菌有一定的自发清除率,大约在10%左右。

4.儿童服药依从性差,容易导致治疗失败及继发细菌产生耐药性。

5.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可供选择的抗生素有限,且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一些可以用于成人幽门螺杆菌治疗的抗生素常不宜用于儿童。

6.有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可能也不是一无是处,儿童期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可能降低人体发生过敏性疾病的风险(如过敏性哮喘)。

7.儿童幽门螺杆菌传播方式和成人一样,人-人间传播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最可能的传播方式,其最可能的途径是通过口-口和粪-口传播。

儿童被传播可能发生在常用的勺子、奶嘴或奶瓶,甚至是帮助婴幼儿咀嚼或品尝食物,通过被污染的口腔分泌物传染给婴幼儿。

下列疾病建议进行HP检查:

1.消化性溃疡。    

2.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MALT)淋巴瘤。

3.慢性胃炎。  

4.一级亲属中有胃癌的患儿。  

5.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  

6.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nonsteroidanti-inflammatorydrug,NSAID)(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7.不建议常规检测:
目前尚无足够证据显示Hp感染与中耳炎、牙周疾病、食物过敏、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生长发育迟缓有关。临床检查的目的是寻找潜在病因,而不是检测是否存在Hp感染。
因此对于功能性腹痛、消化不良等患儿不建议行Hp检测。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一定要治疗吗?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儿童并非都需要治疗,考虑到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全,为避免药物对儿童肝肾损伤,对于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但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儿童,并不主张为了预防成人期幽门螺杆菌相关并发症而进行根除治疗。

这些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必须根治:
明确诊断为消化性溃疡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时才需进行。

另外,以下情况可考虑根治:(具体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1)慢性胃炎;

2)胃癌家族史;

3)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

4)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5)监护人、年长儿童强烈要求治疗。

总之,家长朋友不必过于担心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因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很高,成人感染率达40%~60%,但生病的人是少数,将近80%的人是无症状的,只有10%~15%的感染者可能发生消化性溃疡,更少的人可能发展为胃癌或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金欣
主治医师
汉中3201医院
儿科
常见儿科相关疾病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