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人工听骨怎样提高中耳炎患者听力、术后能否做磁共振检查
2018年08月29日 【健康号】 陈兵     阅读 13156

中耳炎是耳科最常见的疾病,而慢性中耳炎或中耳胆脂瘤常常会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

早期的中耳炎或中耳胆脂瘤的手术以清理病灶、防止严重的颅内外并发症为主要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中耳的显微外科手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手术目的不仅仅是“让人活着”,而是要“活得更精彩”!那么,怎样使受损的听力得以恢复或部分恢复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首先来了解一下声音的传递过程。中耳实际上相当于一个扩音器,可以把耳廓及外耳道收集到的声波经过鼓膜振动、听骨链的放大再传到内耳,经过内耳的换能(把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通过听神经传入大脑,这样我们就能听到声音了。中耳炎或中耳胆脂瘤尤其是后者有可能导致听骨链的破坏,听骨链的中断相当于组合音响中的“功放故障”,直接导致声音的传导减弱,失去或部分失去中耳的扩音功能,最终导致患者的听力下降。

人工听骨的作用就是替代或修复受损的自体听小骨,重新恢复听骨链的杠杆连接,帮助完成听力重建的任务。

由于病变的部位、病变范围不同,听小骨受损的部位及程度也不相同。按照人工听骨的类型主要分为部分听骨(简称PORP)

和全听骨(TORP) 两种。 

前者的形状像一个小蘑菇或小雨伞,而且这种小蘑菇还是下面带“根须”的,当然是缩微版的小蘑菇了;全听骨的形状从侧面看更像英文字母大写的“T”或者像一个没有“根须”的小蘑菇。部分听骨下方的小帽子或者小爪子可以比较牢固地抓住镫骨头,就像给镫骨头上戴了一顶帽子,从而把镫骨的高度提高了,人工听骨的另外一端与鼓膜相连。全听骨与部分听骨有所不同,它的下方仅仅是一个连接杆,与镫骨底板直接相连,不像部分听骨那样可以“抓住”镫骨头,由于没有镫骨头可抓,其固定要全靠鼓膜的张力,所以全听骨的稳定性要小于部分听骨。为了降低排异率,医生会在人工听骨和鼓膜之间放置一个零点几毫米厚的软骨片,这样就可以把排异率降低至约1%以下。

无论哪一种听骨,待鼓膜及人工听骨渐渐愈合之后我们很可能又能重新聆听优美的声音了。 尽管耳显微外科医生在手术中做了大量工作,但听力能否提高还取决于多种因素。首先就是鼓膜生长情况,如果鼓膜成活、塑形完成、鼓室呈现为一个含气的空腔,就可以为听骨链的杠杆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有些患者尽管听骨链重建很成功、人工听骨位置也正常,但由于鼓室腔的粘连(因病变较重,术后鼓膜和鼓室粘膜长在一起了)限制了鼓膜和听骨链的运动,也会导致听力不提高或提高不明显;其次是人工听骨的生长的位置是否理想,少数患者在愈合过程中听骨可能会因周围组织的牵拉、早期剧烈运动、打喷嚏或者屏气等有移位现象,使得听骨链不能处于最佳振动位置,也会影响听力的提高;第三个因素可能和所采用的听骨长度有关。

在国外,听骨链重建常常在第二次手术时再进行,称作二期手术,但在国内,为了节约患者的手术费用及时间,手术多为一次完成,而一期就完成听骨链重建手术的难度也随之增加,无法预估术后人造鼓膜、瘢痕粘连后收缩程度等,势必导致少部分患者的听骨长度难以做到非常精确地估计;第四个因素是咽鼓管的功能情况,如果术前就存在咽鼓管功能不良可能会导致术后远期听力效果欠佳。所以,听力重建能否成功受多种因素影响,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有些患者担心,安装了人工听骨是否会有不适感?术后人工听骨是否会排异?手术后能否做CT或MRI?实际上,现在所使用的人工听骨多为钛合金的材料,而钛合金是一种和人体组织相容性非常好的金属材料,较之于以往的材料相比还有质量轻、不会因太重而影响振动的特点,另外,由于组织相容性较好,一般来说排异率约为1%甚至更低,较以往大幅度下降。

安装人工听骨对于患者来说没有任何不适感,术后如果需要做头面部CT也是没有影响的,因为各种原因需要做头面部核磁共振检查者,磁场强度在3.0T以下的MRI是安全的。 关于听力重建的成功率,临床实践表明(来源于既往大量的手术后的病例资料),一期听骨链重建术,使用部分听骨(尚存在可以利用的镫骨)者听力提高的概率大约在80%,而使用全听骨(镫骨也大部分破坏了,没有镫骨的足弓及镫骨头可利用)者,约70%的患者有机会改善听力,所以,无论哪种情况,使用人工听骨提高听力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听力重建术中所采用的人工听骨对于改善听力的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3
|
陈兵
主任医师/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
耳鼻喉科,耳鼻喉科(...
耳显微外科和耳神经颅底外科。擅长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听力重建、重度耳聋的人工耳蜗植入,耳硬化...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