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版胸痛中心
2018年01月09日 【健康号】 刘烽     阅读 16086

目前,在我国,与胸痛有关的几个相关疾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和肺动脉栓塞的急救尚存在问题,目前的救治现状跟专业救治能力不相适应,很多病人预后不好,比如说急性心肌梗死在院内的死亡率高达10%至12.4%,这跟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巨大,我们比它们高出5至6倍,这不是医生技术不够、也不是医院的硬件条件不够,而是整个急救体系不完善导致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窗。

我们所说的急救体系,包括基层医院、院前急救系统以及有能力救治急性胸痛的大医院,这几方之间的联动目前还不能满足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需要,甚至可以说是完全割裂开来的;120和医院属于两个体系,120为主的院前急救只是遵循单纯就近原则,未考虑送达医院的救治能力,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系统缺乏信息共享及沟通平台,大医院和小医院之间也没有按需型的即时应答机制。如何高效地救治急危重症患者,这是一个体系建设问题,而不是单一的技术问题。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很重要的问题,当前绝大多数医院内部,没有为急性胸痛相关疾病患者建立快速的本院绿色通道。

第三,基层医院承担了绝大多数急性胸痛相关疾病的首诊任务,可是由于基层医院诊断能力不足,又不能及时地得到大医院有诊断能力专家的及时指导,现有的会诊机制可以有效地解决慢病的诊治问题,但不能满足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的需要,因为对于急救而言,我们强调时间是生命,每一分钟甚至每一秒钟都是极其重要的。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加强体系建设来解决。要把我们任何一个地区的院前急救、院内救治以及基层医院的救治整合起来,共同形成区域协同救治体系,使任何一个地点发病的急性胸痛患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呼叫120等院前急救体系,使救护车尽快地赶到现场,由救护车上的人员在10分钟内完成首份心电图并对基本生命体征评估之后,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微信群或者远程实时传输系统)由院内有救治能力的专家帮助现场医师进行初步诊断并实现现场分诊,由救护车将这个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到具有救治能力的医院和地点(通常是导管室或者抢救室)接受治疗。

所以这要改变过去院前急救的独立工作状态——只管将患者送到最近一家医院的急诊科,这个医院能不能救这个病人,未来这个病人是死还是活着离开这家医院,跟院前急救没有任何关系,必须要改变这种现状。

让急性胸痛的病人,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这些重大疾病的病人,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被送到具有救治能力的医院去,这是在我们中国现在非常现实的重大医疗体系的改革,所以我们通过胸痛中心的模式来推动医疗体系尤其是急救体系的改革,使我们国家的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等等重大的急危重症患者预后能够得到改善。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刘烽
主治医师
山西省杏花村汾酒集团...
普外科,外科
普通外科、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对体表肿瘤如脂肪瘤,皮脂腺囊肿,纤维瘤等、乳腺疾病如乳...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