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就诊的误区
2018年08月01日 【健康号】 吴卫     阅读 6542

误区一,疼痛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病,病好了自然就不痛。

     在医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对许多疾病的认识是逐渐加深的,许多疾病先是仅被当做症状,得不到有效的重视和诊疗。随着研究的深入,才被确认为疾病。从而提高对这些疾病的诊疗水平,对疼痛性疾病的认识就处于这样的深入认识过程中,症状与疾病的区别是相对的 。当一种慢性临床症状长期严重地威胁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甚至导致患者自杀,就应该确认为疾病。例如,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除了疼痛,并无其他表现,多数患者痛不欲生,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明显下降。因此,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应该是一种典型的疼痛性疾病。此病仅有疼痛,疼痛消除了疾病就痊愈了。再比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也是疼痛性疾病,该病是带状疱疹病毒损伤神经的结果,疼痛剧烈而顽固,有的患者持续数十年,患者自杀事件时有发生。典型的疼痛性疾病还有截肢后的幻肢痛和残端神经痛、外伤后损伤神经病理性疼痛、截瘫后神经痛、卒中后神经痛、中枢性神经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偏头痛、紧张性头痛、颈源性疼痛、痛经。椎间盘源性疼痛、慢性腰背痛等等。这些疼痛疾病在临床各科的教材中早已分别作为疾病被描述,只是目前仍被部分医师认为“所以的疼痛都是疾病的临床症状,病好了疼痛也就没有了”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有些疼痛的确是某些疾病的临床症状之一,例如:高血压继发性头痛、感冒时的头痛、急腹症时的腹痛、手术切口痛。分娩痛等。不作为疼痛性疾病来处理,但也不能因为这些症状性疼痛的存在,而否认疼痛性疾病。在临床实践中应注意,有时轻微的疼痛是疼痛性疾病的早期表现。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发展成为严重地慢性疼痛性疾病。如开胸术后肋间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痛,如不及时早期治疗,会发展成为严重地神经源性疼痛。在临床工作中,明确哪些疼痛属于症状,哪些疼痛属于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误区二,“疼痛忍一忍 “ 

     在现实生活中,因长期遭受慢性疼痛折磨导致百病丛生,甚至轻生者屡见不止,“忍一忍,用不着专门去治”是一种非常陈旧的、并且十分有害的观念。及时诊治疼痛,有效控制疼痛,是人生健康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的发展使疼痛治疗手段日益增多,从单纯的药物治疗、神经阻滞逐渐发展到多学科综合治疗。经过疼痛治疗专科医师的规范治疗。目前可以认为:95%的慢性疼痛可以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了疼痛采取积极治疗是上策,拖延不治常使急性疼痛转为慢性痛。近年来的神经生物学研究表明,长期存在的疼痛刺激可直接损害神经系统,形成慢性神经源性疼痛,这是慢性疼痛性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应尽可能早期治疗神经源性疼痛,防止其对神经系统的进一步损伤。

误区三、“疼痛科只管治疗疼痛,反而会耽误病情” 

    疼痛科在现代疼痛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疼痛性疾病及临床医学中遇到的疑难疼痛问题,进行全新模式的 综合分析判断及治疗。是很多难以控制的疼痛性疾病得到了完善治疗。例如,面对一名三叉神经痛患者,除了详尽地了解病史和临床表现外,要仔细检查面部的浅感觉和肌力变化,以便除外继发性三叉神经痛。还将检查三叉神经感觉和运动传导速度,肌电图和诱发电位,评估三叉神经的电生理功能。在确认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之前。需要用核磁共振检查三叉神经根周围有无血管或肿瘤压迫。对头面部疼痛,颈椎病、肩周炎、椎间盘病变、腰背部与下肢疼痛等常见的慢性疼痛性疾病,采用神经阻滞,神经刺激、药物等综合疗法。可有效地改善疼痛局部的血液循环障碍,清除炎性代谢产物。打断疼痛的恶性循环。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镇痛效果。对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幻肢痛、烧灼样痛等难治性神经源性疼痛,应用特异性神经阻滞技术及神经电调节刺激等方法。通过阻断感觉传导通路、改善神经营养状态,调整神经传导功能,取得了满意的疼痛治疗效果。对癌性疼痛,结合患者身体状况及疼痛部位。应用国外最新癌痛控制方法,高度选择性阻断或毁损传导疼痛的神经,一次治疗可取得较为完善的中,长期镇痛效果。

误区 四  “治疗疼痛时使用激素好不好”     

     在治疗一些无菌性炎症时,有时需要使用小剂量激素成分。疼痛治疗时使用的剂型,剂量,疼痛科医师都经过专业培训严格控制, 局部使用对于正常人来说没有全身影响,与全身(口服,肌注和静脉内)大剂量应用完全不同。并且根据病情我们可以使用活性氧替代激素。

误区五    “疼痛科就是打封闭“     

     封闭疗法起源于前苏联和英国。又称普鲁卡因封闭疗法。是将普鲁卡因注射于人体的局部痛点,以阻断病变部位的异常刺激向大脑的传导。许多非专业医生,由于缺乏系统的知识和训练,热衷于疼痛点、穴位或神经末梢处注射多种药物来缓解疼痛,虽然能缓解部分患者的疼痛,但是也发生了许多并发症及医疗纠纷的事例,使得部分患者和一些医务人员对正规的“神经阻滞“也产生误解,甚至存在有惧怕心理。神经阻滞是将药物注入脊髓神经节、丛或神经、交感神经节等神经附近,这些药物有调节神经和扩张病变部位微血管、改善病组织血液循环的作用。神经阻滞从技术要求上远远超过封闭治疗。疼痛科治疗 的特点:以神经阻滞与介入治疗为主,采取综合治疗方法,快速而彻底地消除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疼痛治疗后注意事项 治疗前:不易过饱,用温水洗净患处。 治疗后:局部及相应部位可出现麻木,发热出汗、感觉异常反应,此为药物的正常反应。几小时后可消失。 治疗时若有头晕、恶性、心慌或不适时应及时告知医生。 有时治疗局部可出现疼痛加重现象,此为药物反应。一般在24小时内减轻或消失。 治疗后遵医嘱休息30分钟左右,经医生同意后方可离院。 治疗后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多,剧烈活动。 治疗后应注意保持穿刺处清洁干燥24小时,以免穿刺处感染,诱发严重并发症。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吴卫
副主任医师
核工业416医院
疼痛科
各种神经阻滞治疗及介入治疗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