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
2020年05月05日 【健康号】 阿布利克木·依明     阅读 8148

耳石症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是头部运动或身体姿势变动诱发的短暂的眩晕发作,是一种最常见的外周前庭功能紊乱,属于内耳疾病。病史可呈自限性。少见于儿童,多见于中年患者(40-50)岁。

  〔病因〕
  病因仍不明确,可以为特发的孤立的症状,但亦与下列疾病有关,或继发于下列疾病:1  耳石病:迷路老年性改变,或退行性变,椭圆囊斑变性,耳石膜脱落后进入并沉积于半规管,特别是后半规管中。聊城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刘付星

  2  外伤:头外伤,特别多发于轻度头颅外伤后数天及数周,或头部加速减速运动致外伤,如甩辫子伤,也见于镫骨手术后,内耳气压性损伤,导致耳石脱落而进入半规管。

  3  耳部疾病:如中耳及乳突感染,迷路炎后,梅尼埃病缓解期,前庭神经炎,突聋,外淋巴瘘以及单侧性急性前庭功能减退后,可能为椭圆囊斑梗塞所致或双侧前庭功能不对称所致。

  〔发病机制〕

  1  耳石脱落学说 主要有嵴顶结石症学说和半规管结石症学说。

  2  双侧前庭功能不对称 由于某些疾病导致内耳血循环障碍,致一侧前庭功能减退,故向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不对称,从而导致位置性眩晕。

    〔临床表现〕

  发病突然,典型的病例,激发头位(患耳向下)时出现眩晕症状,眼震发生于头位变化后3-10秒 后(潜伏期),持续数秒,一般为30秒内,眩晕则常持续于60秒之内,可伴恶心及呕吐。眼震十分特殊,在坐位迅速改变至激发头位时出现一种旋转性的短暂的易疲劳的眼球震动,左耳向下时眼震为顺时针方向,右耳向下时为逆时针方向,眼震持续过程中,先是逐渐增强,其后逐渐减弱,当从卧位回至坐位时,出现一种方向相反的短暂低速度眼震。病程可为数小时至数周,个别可达数月或数年,眩晕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眩晕的程度变化较大,严重者于头轻微活动时即出现眩晕,间歇期可无任何不适,或有头昏,眩晕发作后可有较长时间头重脚轻及飘浮感。症状的发生常与一些头位活动有关,如在床上低头或抬头,头转动,乘车时突然加速或减速时。间歇期长短不一,有时可1年或数年不发病。甚至可长达10-20年者。

  〔检查方法〕
   1  Hallpike变位性眼震试验 应作为常规检查的重要方法,患者坐于检查台上,检查者位于患者之后方,双手持头,快速将患者推扶为不同体位,注意速度要快,不能长于1秒,位置变化顺序为坐位-仰卧悬头位-坐位-右转头及迅速悬头位-坐位-左转头迅速悬头位-坐位,左右侧悬头位时,被检者头位应保持与矢状面成45°。每种头位观察20秒。

   2  听力学检查 一般无听力学异常改变,但管结石症如发生于某种耳病,则可出现患耳的听力异常。

  3  姿势图检查 可呈现异常,但无特征性。

  〔诊断〕 

       病史的特征性极为重要,结合病史,Hallpike变位性眼震试验,听力学检查可确诊。应与中枢性位置性眼震、前庭神经元炎、梅尼埃病、脑血流疾病致眩晕相鉴别。
 〔治疗〕

        目前,BPPV的最常用治疗方法为Epley管结石复位法(具体见眩晕频道-技术交流-Epley管结石复位法)。该方法简便易行,但需由专业人员操作。大部分BPPV患者经1-2次治疗后可得到康复。辅助口服止晕、改善内耳药物,前庭康复训练,促进症状改善。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