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月经是如何周期性变化的。
2022年01月20日 【健康号】 范慧之     阅读 8233

如果在一个月经周期中持续性服用一种药物可能扰乱正常的月经周期,导致不排卵,月经延迟,月经量少。

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特点之一,是它的周期性变化,而月经是这个周期变化的重要标志。月经周期主要是由下丘脑-垂体-卵巢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调节的,下丘脑调节垂体的功能,而垂体又调节卵巢的功能。

        子宫内膜,则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卵巢产生的性激素,反过来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影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激素的释放,即所谓反馈作用;抑制其释放时称为负反馈,促使其释放时称为正反馈。

       正常月经周期血液内激素的变化与卵巢、子宫内膜的关系如下:在前一月经周期黄体萎缩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量随之下降,解除了对下丘脑及垂体的抑制,下丘脑产生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垂体门静脉系统进入垂体前叶,促使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激素的分泌及释放。在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激素的协同作用下,卵巢中卵泡逐渐发育成熟,并产生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发生增生期变化。卵泡发育成熟后,体内雌激素出现第一个高峰。

        雌激素分泌量增多,对下丘脑、垂体产生反馈作用,抑制促卵泡激素的产生,促进促黄体生成激素分泌增多,出现促黄体生成激素峰,触发了排卵。排卵后黄体形成,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子宫内膜发生典型的分泌期变化。排卵后,雌激素水平暂时降低,随后又出现第二个较低的高峰。

        黄体分泌的大量雌激素和孕激素,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下丘脑、垂体,使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激素分泌减少,黄体开始萎缩。黄体萎缩后,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随之下降,子宫内膜得不到性激素的支持,发生坏死、脱落而月经来潮。黄体萎缩后,也解除了对下丘脑、垂体的抑制,使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再分泌,而开始了另一个月经周期。


        从上面可以看到,排卵前是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增生,排卵后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共同作用是子宫内膜转变成分泌期,所以做人工周期就是应用雌孕激素模拟正常的月经周期在体内的变化进行用药,停药后会发生撤退性出血。


         如果内分泌检查发现E2低,试孕的时候需要在排卵前补充雌激素,排卵后补充孕激素。如果基础体温高温期短或高温不稳,就可以在排卵后增加黄体功能。如果在一个月经周期中持续性服用一种药物可能扰乱正常的月经周期,导致不排卵,月经延迟,月经量少。现在好多备孕女性喜欢每天喝豆浆来补充雌激素,如果长期持续性只补充雌激素,可能会出现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乳腺增生等情况。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