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五苓散证、白虎加人参汤证与桂枝加附子汤证比较分析
2019年07月30日 【健康号】 张喜斌     阅读 9717

导读:小编在文章中对和五苓散证有密切联系的饮水方证、白虎加人参汤证、桂枝加附子汤证均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通过对各方证的对比学习加深对太阳病汗后病情演变情况的了解程度。
原文: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小编解读:
一.本段文章应该分两节分析,作者以假设的写法说明了汗后出现的两种情况。文中诸如“胃中干、胃气和”均不是症状,均为推论性文字。所以通俗解释如下:太阳病汗后出现了大汗出的情况,同时或者之后出现了烦躁不能睡眠的情况。如果口干想喝水就让少量喝点,如果胃气能和会痊愈。如果口渴程度重甚至达到如同“消渴”的情况,脉浮,身微热,同时小便不利,可以服用五苓散。可以说,无论是饮水方证还是五苓散证,均有胃中干、烦躁不得眠的主症。
本段原文第一节: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1.读本节应该和白虎加人参汤证相比较。白虎加人参汤证原文说:?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本节论述饮水后胃气和,烦躁不得眠症状痊愈,姑且可以称为饮水方证,是发汗后津液相对不足导致的胃中干,并没有热邪陷入阳明的情况,由于饮水后胃燥得到缓解所以烦躁不得眠的症状痊愈。而白虎加人参汤证是属于过汗后热陷阳明,出现“大烦渴不解,脉洪大”的情况。在白虎加人参汤证中,“脉洪大”即是交代邪热陷入阳明的情况,所以用石膏、知母清热,粳米、甘草、人参益阴生津,合方白虎加人参汤清热生津。
二.本段文章原文第二节: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1.本节出现了小便不利的症状,可以和桂枝附子汤证做对比。桂枝加附子汤证原文说: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两方证均出现了小便不利,均于汗后出现。为什么其他症状却全然不同。小编分析如下:
〈1〉桂枝加附子汤证汗后津液大伤的同时损伤大量阳气,甚至伤阳气的程度远远大于伤津液的程度。所以出现一派阳气虚的症状。太阳经表阳不足太阳经脉得不到温煦出现了下肢拘挛的情况;表阳不足玄府不闭出现“遂漏不止、恶风”的情况。太阳膀胱腑里阳不足不能气化津液所以出现小便不利的情况。
〈2〉五苓散证汗后出现表邪不解、邪热内陷(太阳腑相对于太阳经已经属于内陷)、津液损伤的情况。虽然病邪仍在太阳经(脉浮,微热),但已经出现了向阳明经传变的趋势,所以出现了“烦躁不得眠、消渴,胃中干”的情况。五苓散证是典型的太阳经病邪不解由标及本出现了经腑同病的情况。从五苓散的方药也可以看出来,方药包括:白术、泽泻、猪苓、茯苓、桂枝。桂枝解表散寒、温煦膀胱化水液。那么问题又出来了,既然五苓散证出现了津液不足的情况,为什么五苓散方中仍应用大量的利尿药?殊不知五苓散证出现津液不足的同时有邪热内陷于太阳膀胱腑,热遏膀胱,不能化水,水液结于膀胱,所以需要利水。
〈3〉从桂枝汤证及桂枝汤变证诸方联系起来分析,白虎加人参汤证更反证出是使用和营实表的桂枝汤过汗导致。而麻黄汤大开玄府,汗液大泻,更容易出现阳气大虚的症状。所以桂枝加附子汤证更倾向于是麻黄汤过汗导致。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张喜斌
主治医师
太原市第八人民医院
中医科
肾阴虚、肾阳虚、脾虚、气虚、血虚、亚健康、早泄、饮食积滞、咽部不适、颈椎病、腰椎病、腰肌劳...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