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的自我管理
2018年06月02日 【健康号】 贺泽龙     阅读 9718

     通俗地说,进入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地带,即“亚健康状态”。要想远离亚健康,就应该遵守养生之道,科学安排生活,按《黄帝内经》主张的要求,做到“食饮有节,起居有时”。

     建议一:平衡饮食。食饮有节的“节”包括节律、节制两层含义。 首先,饮食有规律,定时进食。人体有如一台车,匀速行驶有利于车辆的维护,而定时规律进食则有利于维持消化器官的功能惯性。 其次,饮食要有节制,既吃好以满足人体对营养的需要,又适度克制,既不过饱,也不偏食。原则上要求是: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 再次,要快乐进食。良好的进食环境与心情有利于脾胃健运,促进消化。心情不佳时胃口不开,此时进食有如拉住刹车行车,势必对消化器官造成损伤。

     建议二:合理睡眠。睡眠是眼与心的定时关机,也是人在一天劳作放电之后的再次充电。 南宋理学家蔡元定《睡诀铭》说:“睡侧而屈,睡觉而伸。早晚以时。先睡心,后睡眼。”短短22字对良好的睡姿、睡时、睡法、睡境进行了高度概括。另外,按子午流注理论,午时心经当值,此时闭目休息,让心灵回归宁静,对精力的恢复极为有利。 
     
     建议三:适当运动。运动量的选择,一看自我感觉。我们说运动的度以微微出汗,不觉疲劳为佳。二看体重变化。参加运动一段时间后,由于消耗脂肪,体重会适度下降;如果持续下降,就是运动量过大。三看心率。60岁以下的人运动时心率在170减除年龄为当。 运动后要及时补水,以补充运动时出汗与呼出的水分。另外,运动后要让身体自然冷却恢复,切忌立即吹风(尤其是空调)与淋浴(尤其是冷浴),以免出现“水浇火煤球”的效应。

     建议四:科学补水。进入人体内的水和排出的水需基本相等,处于动态平衡。饮水不足或过多都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饮水应少量多次,不要口渴时再喝水。另外,清晨起床后适当饮水可补足整个夜间的水分消耗;夜间临睡前补水,可稀释血液,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中国传统文化有饮茶的习惯。饮茶既可以提振精神,也改善调节心脑血管和胃肠功能,通过饮茶还能达到补水的目的,是科学补水的理想选择。

    另外,人类很多疾病与心理压力有关。《黄帝内经》将“心”比喻为人体“君主之官”,认为“百病皆生于气”,并用“精神内守”来形容心理平和的状态。它还主张“恬淡虚无”。恬,恬静,用心去领会舌头的滋味,也引申为自我舔伤;淡,平淡,淡泊,宁静方可致远;虚,虚怀,豁达,有容乃大,能容纳万事万物;无,无为,无我,物我两忘,心无杂念,一片清净。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恬淡虚无呢?

       第一,要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这里我们可以借鉴老子的两句话:第一句话是:“弱者道之用。”即柔弱是人与万事万物得以长久持续的根本原因。这里的柔弱讲的是心志的虚无与不争。第二句话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有人诠释说:“虚其心”即是胸怀豁达,放下执著,保持心灵一片清明;“实其腹”即是脾胃健运,气血充盈,保持生命能量充沛;“弱其志”指顺应自然,清静无为,弱化主观意志;“强其骨”指筋骨强健,正气存内,令邪不可干。也就是心志的柔弱与体质的强健,二者相得益彰。

       第二,要用平常心去待人、处事、接物。老子说“物壮则老”,意即人最精彩的时侯往往是走向式微的前奏。希望大家平日里知足常乐,顺境中助人为乐,逆境中自行其乐。

       第三,亲近自然,天地人和。经常参加春游踏青活动,汲生发之精气;参加秋游,登高望远,汲阳光、空气之精华。这样才可以在蓝天白云之下融入绿水青山之间,实现天人合一。



贺泽龙,医学博士,中医教授,研究生导师,湘南学院副校长,曾先后在江苏省中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湘南学院附属医院等多家三级甲等医院从事临床工作多年,擅长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中风、慢性胃炎、慢性咳喘、头痛症、幼儿及女性杂病等。 

 坐诊地点:湖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楼 国医堂门诊 

 坐诊时间:每周六上午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3
|
贺泽龙
主任医师/教授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
中医科,中医内科,内...
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慢性心衰、中风及后遗症、急慢性头痛、慢性咳喘、慢性胃炎、慢性肠炎...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