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和评估
2020年02月02日 【健康号】 刘继喜     阅读 8401

消化不良;功能性;餐后不适

       消化不良跟平常大家说的消化不好不是一回事。消化不良一词来自希腊语,是一个专业诊断,指的是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感及早饱,也包括上腹部胀气、嗳气、恶心和呕吐等,出现一个或数个症状。症状可持续存在,可间歇性发作或反复发作。

      很多器质性疾病、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都可以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常见的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肿瘤、肝胆恶性肿瘤、寄生虫感染、慢性胰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和(或)减退、慢性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和部分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等。

      消化不良包括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种。功能性消化不良指具有慢性消化不良症状,但不能用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等来解释产生症状的原因。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胃动力障碍、内脏高敏感性、胃酸、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精神心理因素有关。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提高,国内外有关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治流程、指南或共识意见变化不断。1999年,著名的罗马II标准提出了三个分型:溃疡样消化不良,动力障碍样消化不良,非特异性消化不良。 2006年罗马Ⅲ诊断标准提出了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痛综合征。2015年京都全球共识认为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消化不良不属于功能性的。对于胃的萎缩、糜烂是否应该划入器质性疾病,也有很多争议。但是有一点专家共识是一致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良性疾病。

       2007年我国的调查显示,消化不良占消化专科门诊的一半以上。大多数无警报症状的消化不良患者为功能性消化不良。警报症状指不明原因消瘦、进行性吞咽困难、反复或持续性呕吐、消化道出血、贫血、发热等症状和有胃癌家族史或40岁以上新发的消化不良症状者。

      我国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普及率高,价格相对便宜,已经成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的重要诊断步骤。2015年专家共识中将上消化道内镜作为初诊患者需行的检查之一,而无需像欧美国家一样待经验性治疗无效后再选择上消化道内镜进行评估。中国上消化道肿瘤的发生率也较欧美国家高,尤其是食管癌和胃癌,这些患者往往以消化不良症状为主要表现,及时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可以减少上消化道肿瘤的漏诊。

       考虑到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基于症状的诊断,其确诊有赖于一系列排他性检查。因此2015年专家共识提出其他对消化不良有用的辅助检查,还包括全血细胞计数、血生物化学、粪便隐血、上腹部超声、结肠镜和上腹部CT或者MRI等。在感染流行区域,还建议患者行病原学检测。通过以上系列检查,可以排除其他引起消化不良症状的器质性疾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虽为良性疾病,但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很多患者四处就医,重复做检查,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有些患者合并精神心理障碍,易出现抑郁、焦虑,并影响睡眠质量。因此,患者、家庭和医生共同参与,对于早期发现症状、改善就医体验和优化治疗方案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肖英莲,陈旻湖。中国功能性消化不良专家共识意见(2015)解读:诊断和评估。

2.邹多武。中国功能性消化不良专家共识意见(2015年)解读:定义和流行病学。

3. 甄承恩,胡义。慢性胃炎与消化不良认识历程的回顾(2016)。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2
|
刘继喜
主任医师
北京和睦家医院
消化内科,消化中心
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幽门螺杆菌规范治疗,大肠息肉的内镜治疗及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