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疹与药物不良反应
2018年05月06日 【健康号】 李军友     阅读 10490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的快速增长,用药人群不断增多及滥用药物愈演愈烈,药疹和各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不断增高。


引起药疹的药物种类繁多,表现多种多样,病情轻重不一,严重者尚可累及多个系统,甚至危及生命。


一、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有多大:

据报道我国每年20万例死于药物不良反应,250万例因为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3万例儿童因使用耳毒性药物而致耳聋。


二、什么是药疹:

药疹(drugeruption)亦称药物性皮炎(dermatitismedicamentosa),是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


指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栓剂、外用药吸收等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


三、哪些药物会引起药疹:

几乎所有的药均可引起药疹,是否发生与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相关,但不同种类药物致病的危险性不同,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比头孢菌素更易引起药疹。


不同的给药途径也会影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于相同成分的药物而言,外用和静脉使用比口服更容易引起过敏。


临床上易引起药疹的药物有:

①抗生素:如青霉素类、磺胺类、头孢菌素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②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为“感冒药”的常用成分之一)等;③镇静催眠药及抗癫痫药: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④异种血清制剂及疫苗:如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病疫苗、蛇毒免疫血清等;⑤各种生物制剂。其他如抗痛风药物(如别嘌呤醇)、抗甲状腺功能药物和吩噻嗪类药物引起药疹也不少见,近年来各种中成药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也时有发生。


四、过敏引起的药疹具有哪些特点:

①有一定的潜伏期,首次用药一般约需4~20天才出现临床表现,已致敏者再次用药,可在数分钟至24小时内发病;


②只发生于少数过敏体质者服药者;


③皮损及病情轻重与药物剂量无关,高敏状态下即使极小剂量药物也可致严重的药疹;


⑤在高敏状态下可发生交叉过敏及多价过敏现象,前者指机体被某种药物致敏后,若再用与该种药物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也可以发生过敏反应(如青霉素过敏患者中有10~20%对头孢类抗生素也发生反应);后者指个体处于高敏状态时,同时对多种化学结构物无相似之处的药物发生过敏;


⑥病程有一定的自限性,抗过敏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常有效。


五、药疹的类型有哪些:

药疹的临床表现复杂,不同药物可引起同种类型药疹,而同一种药物对不同患者或同一患者在不同时期也可以引起不同临床类型的药疹。


常见的类型有:固定性药疹、荨麻疹型药疹(发“风疹块”)、麻疹型或猩红热型药疹、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光敏性药疹等。


临床上将病情严重、死亡率较高的药物超敏综合征、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懈型药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及急性泛发性发疹型脓疱病称为重型药疹。


六、药疹需要与哪些疾病鉴别:

本病由于表现复杂,因此鉴别诊断也比较复杂。


麻疹型或猩红热型药疹与麻疹(俗称“出痧子”)或猩红热进行鉴别;


大疱型表皮松解型药疹应与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进行鉴别;


生殖器部位的固定性药疹出现破溃时,有时容易和生殖器疱疹、硬下疳等性传播疾病混淆。


一般来说,药疹皮损的颜色较类似皮肤病更为鲜艳,瘙痒更为明显。


七、如何防范药疹的发生:

药疹为药源性疾病,因此预防尤为重要。临床用药过程中必须注意:


1.医生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药物过敏史,病人也应该主动提供以往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避免使用已知过敏药物或结构相似药物。


2.应用青霉素、链霉素、血清制品、普鲁卡因等药物时应做皮试,皮试前应备好急救药物,以应急需,皮试阳性者禁用该药。


3.避免滥用药物,尽量减少用药品种。


采取安全给药途径(如口服比静脉注射相对安全),对过敏体质者尽量选用致敏性较低的药物,尤应注意复方制剂中含有的已知过敏药物。


4.注意药疹的早期症状,用药期间如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瘙痒、红斑、发热等表现,应立即停用一切可疑药物并密切观察,已出现的表现应作妥善处理。


5.将已知致敏药物记入患者病历首页或建立患者药物禁忌卡片,嘱病人牢记,每次看病时主动告知医师。


八、药疹如何治疗:

药疹的治疗首先是停用致敏药物,包括可疑致敏药物,慎用结构相近似的药物,加速药物的排出,尽快消除药物反应,防止和及时治疗并发症。


轻型药疹可给予一般抗过敏药、维生素C等,局部对症处理;重型药疹应及早使用足量糖皮质激素、防治继发感染、加强支持疗法、加强护理及外用药物治疗等。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2
|
李军友
副主任医师/讲师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皮肤科
皮肤科常见病,湿疹、银屑病、带状疱疹、性病、皮肤肿瘤、美容咨询,尤其是疑难皮肤病的咨询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