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治疗
2019年11月11日 【健康号】 陈苗     阅读 8096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物理、化学、生物及其他原因, 引起骨髓造血干细胞和微环境损伤, 导致骨髓功能衰竭的一组疾病。患者骨髓造血细胞明显减少,脂肪组织增多,导致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严重贫血,血小板减少容易出血,白细胞减少反复感染。一般认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异常活化,通过免疫机制导致造血干细胞损伤是促使疾病的发生的主要机制。西方国家再障年发生率约为百万分之二,亚洲再障发生率高2-3倍,约百万分之四至七。发病年龄有两个高峰,15-25岁和60岁以上。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陈苗

诊断再障之前,需要仔细排除其他骨髓低增生性疾病导致的全血细胞减少,包括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以及晚起病的遗传性骨髓衰竭性疾病。

根据血细胞减少的程度和骨髓增生情况,再障可以分为普通型、重型和极重型再障,不同严重程度治疗的选择不一样。

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免疫抑制治疗(IST)治疗应用于再障前,由于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往往只能选择雄激素和输血支持治疗,有效率很低,重型和极重型再障患者往往在诊断后1-2年死于严重感染或出血并发症。

随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强化免疫抑制治疗(主要为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联合环孢素A治疗)的进步,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了患者的生存。

重型及极重型再障患者,如果年轻(年龄小于40岁),一般情况好,没有明显合并症的患者,首选治疗为同胞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如果没有同胞供者,或者年龄超过40岁,首选的治疗为强化免疫抑制治疗,标准方案为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联合环孢素A治疗(ATG/CsA)。多个研究报道了ATG/CsA治疗总反应率可以达到60%-70%5年总生存率60-90%。免疫抑制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行HLA全相合无关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如果没有移植条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以尝试包含新药的免疫抑制治疗,或者行HLA半相合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或者采用雄激素治疗,及输血支持治疗。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陈苗
主任医师/讲师
北京协和医院
血液内科,血液科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溶血性贫血、血色病、卟啉病、各种类型贫血及血细胞减少。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