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30多年的旧伤,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一招搞定!
2021年07月14日 【健康号】 冯明光     阅读 9352

81岁的王先生,在30多年前,因为工作时坠落伤,导致右踝足骨折,当时进行了石膏固定保守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右侧踝关节出现间歇性肿痛。近2年来,右侧踝关节疼痛频繁,步行后肿胀疼痛,疼痛呈中重度钝性疼痛,反复发作,必须休息或口服非甾体镇痛药,严重影响生活起居。

专家简介:冯明光,上海市同仁医院骨科关节外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副主任医师。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运动医学会上肢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创伤分会微创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关节镜微创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师学会运动医学学组委员.;ISAKOS(国际关节镜膝关节外科骨科运动医学学会)委员。

81岁的王先生,在30多年前,因为工作时坠落伤,导致右踝足骨折,当时进行了石膏固定保守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右侧踝关节出现间歇性肿痛。近2年来,右侧踝关节疼痛频繁,步行后肿胀疼痛,疼痛呈中重度钝性疼痛,反复发作,必须休息或口服非甾体镇痛药,严重影响生活起居。

王先生的基础疾病较多,身患多种疾患:糖尿病、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肺栓塞;甲状腺疾患;缺铁性贫血。王先生在上海市多家医院就诊无果,之后来到了上海同仁医院冯明光主任特需门诊就诊。

入院查体发现右侧踝关节软组织肿胀,轻度内翻畸形,内、外踝、踝前压痛,可触及增生骨赘,踝关节活动受限,末梢血运可。右踝X线、CT、MRI示:右踝关节骨性关节炎,右踝关节不稳,前后踝撞击可能,前踝、外踝游离体形成。

考虑到患者高龄、身患多种疾病,开放手术面临感染、创面愈合不佳和加重基础疾病可能,冯明光主任和患者及其家属多次协商,决定行关节镜下踝胫距关节融合术。

在完善各项实验室及相关辅助检查、邀请专科医生会诊以及充分术前准备前提下,给予关节镜下右踝胫距关节软骨、软骨下硬化骨清理,微骨折新鲜化胫距关节后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手术顺利,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复查X线右踝胫距关节间隙消除、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在位。

术中:

经过数日术后治疗及康复,王先生一般情况可,融合固定踝关节稳定,石膏外固定后出院。困扰王先生多年的踝关节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冯明光主任介绍到,踝关节创伤后骨性关节炎、炎症以及退行性变等原因造成的踝关节面的不相称,会引起严重的关节功能障碍,或顽固的关节疼痛,影响工作和生活,保守治疗往往无效。长期以来,踝关节融合术一直被认为是此类严重关节病损的“金标准”手术。

采用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不仅创伤小,患者痛苦少,对周围软组织损害小,且术后可早期活动,早期负重,融合时间短,融合率高。踝关节融合方法很多,显露途径也有不同,常用的有前侧显露与外侧显露。外侧显露比较充分,病灶清除彻底,且较安全;前侧显露较差,病灶清除不易彻底,仅用于融合。

拓展阅读: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

对于创伤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造成的踝关节破坏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式包括经典的胫距关节融合术及全踝关节置换术。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虽然在缓解疼痛、保留踝关节活动度方面有明显优势,但易发生切口延迟愈合、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同时还存在踝关节稳定性差,早期易发生松动、塌陷、感染、脱位等,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踝关节融合术技术成熟、疗效明确,是绝大部分失功能性踝关节炎的主要外科选择。但也存在一定手术限制,手术禁忌证为:

①骨骺尚未闭合的儿童和青少年;

②邻近关节已强直者;

③存在踝关节感染者。

关节镜辅助下踝关节融合术因具有骨性融合快、并发症少、术后疼痛缓解明显、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可早期活动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骨科医师和患者的青睐。但与开放式手术相比,该术式对手术设备、医师经验和技术要求较高,手术时间也较长。而且由于踝关节腔情况对关节镜操作有很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踝关节镜的应用。存在因踝关节内骨赘、纤维增生严重致关节腔狭窄改用开放手术的情况。同时,对于踝关节畸形或对线不良,关节镜辅助下踝关节融合术有一定局限性。对于踝关节内、外翻对线不良超过15°时可能会增加踝关节复位难度,对于存在踝关节明显内、外翻畸形患者,均宜采用开放手术。此外,无论是关节镜辅助下还是开放性踝关节融合术,由一侧入路清理踝关节时,对侧踝关节清理相对困难,影响了踝关节融合的效果。因此,对于踝关节融合术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