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今中国青少年抑郁高发的思考
2021年04月23日 【健康号】 韩玉娟     阅读 7876

父母这一代所累积的不能释放的焦虑情绪,在他们的下一代孩子身上,到达一个质变的点时,便演变为了抑郁或其他躯体及精神症状。

需求与经验的差异


许多孩子之所以发生抑郁症状的一个原因是,父母与孩子的情感互动被搁浅了。

父母与孩子是隔海相望,父母是生活在丛林里,孩子则是在人本孤岛上,孩子缺乏安全的依恋基地。

父母的生存背景

我们需要先来回顾下—改革开放后,中国四十年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前,物资匮乏,人们为获得一点点资源而欣喜若狂,经历过贫穷的人们最能体会物质匮乏之苦,因为太苦,便开始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到货币至上的发展进程。

接下来的四十年里,衡量价值的近乎唯一标准,也便是货币,一种完全单一的形式。

我记得,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曾有过这样的一种深入阐述:

“当整个社会是以市场作为基础来调整一切经济活动,调节一切社会关系的时候,能作用的物和能作用的人的精力和技巧,便会变成价值,不能在市场体系下,被作用和交换的,便没有价值。这些价值,都是根据市场的条件进行交换。比如说一双鞋吧,一旦市场上没人问津,即使鞋本身是有用和必需的,也会失去任何价值(交换价值)。而人的力气和技巧亦是如此。”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无生命的,但可以交换的物体,常常要比人的才能和一切有生命的物体价值还要高。简而言之,占有要高于存在。

也因此,生命、情感等等也都围绕着占有货币而服务,或者说,至少在被货币惊扰。

货币至上的观点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当货币这种符号的威力超越生命时,怎么会不出现问题呢?

最直接的一个呈现就是,我们不要生命,只要货币了!

尽其所能的去占有货币,这便是80年代到至今的现状,也是如今的父母大军们所生存奋斗的主要社会背景,一个在“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下,为生存而战的不能停歇的状态

所以,我说,父母生活在丛林里,便是这个原因,他们一路都在为生存披荆斩棘。


孩子的生存背景

那如今的青少年孩子们呢?

他们出生在物质丰富的土壤里,当孩子们出生在一个衣食无忧,不知道什么是物质匮乏的社会背景里时,他们的深层满足点,便不太在物质所带来的快乐与享用上了。

这一点是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底层的生存需求满足了,便要开始向上升级,升级到精神层面上的快乐了

而精神层面上的快乐,包含着他内在的感受力,他心灵层面上的体验,他的自我意识,自我觉知,自我寻求, 自尊的满足,以及自我实现。

这些层面,便都是在以人为本,即以人的存在为本,而不是以物的占有为本。

所以,我说,孩子是在人本的岛上,那为什么又是孤岛呢?

因为孩子们的需求,和父母们的需求不一致,通往满足该需求的实践经验也完全不一样 。

爸爸妈妈们,是在丛林里披荆斩棘,收获了丛林生存的经验,而孩子们需要的则是一种与之不同的经验,更多的是关于如何存在的经验。

需求与经验上都不一样,甚至有分歧,结果便导致了,许多父母们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互动是完全被搁浅的,孩子们常常感觉到,你不懂我在说什么?

或者我是鸡同鸭讲,我们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说话比不说要累的多。

所以孩子们也就相当于被扔在了人本的孤岛上。

被搁浅在这个人本孤岛上的基本上都是同一时代的孩子们,他们嗷嗷待哺,在没有哺育人的引领人下,几乎不能相互喂养。

他们孤零零的落在了孤岛上,没有懂得与引领,遇到问题时就只能痛苦挣扎。

而孩子们,尤其是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们,

在认知,情感,语言,判断力上都需要引领,可又找不到能与他们淋漓尽致流畅互动的带领人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