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胃癌如何早期发现-内镜筛查是最好的方法
2018年07月18日 【健康号】 蔡永国     阅读 9001

胃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4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较低。多数亚洲国家设定40~45岁为胃癌筛查的起始临界年龄,胃癌高发地区如日本、韩国等胃癌筛查提前至40岁。我国40岁以上人群胃癌发生率显著上升,因此建议以40岁为胃癌筛查的起始年龄。约半数患者可无报警症状,45岁以下患者发生报警症状的比例更低,因此不应因无报警症状而排除筛查对象。临床医生在胃癌的预防、早诊早治等各方面均应加强相关知识的科普宣传,帮助民众增强防癌意识。
建议对以下高危人群做的筛查对象:

明确高危人群:根据我国国情和胃癌流行病学,以下符合第1条和2~6中任一条者均应列为胃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

①年龄40岁以上,男女不限;
②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③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者;
④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⑤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⑥存在胃癌其它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筛查方法推荐:《2014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推荐筛查方法如下:

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根据血清PG检测和HPylori抗体检测结果可以有效对患者的胃癌患病风险进行分层,并决定进一步检查策略。根据胃癌风险分级,A级:PG(-)、Hp(-)患者可不行内镜检查;B级:PG(-)、Hp(+)患者至少每3年行1次内镜检查;C级:PG(+)、Hp(+)患者至少每2年行1次内镜检查;D级:PG(+)、Hp(-)患者应每年行1次内镜检查。

胃泌素17(G-17):可反映胃窦部黏膜萎缩情况。血清G-17水平取决于胃内酸度及胃窦部G细胞数量。因此,高胃酸以及胃窦部萎缩患者的空腹血清G-17浓度较低。与血清PG检测相结合,血清G-17浓度检测可以诊断胃窦(G-17水平降低)或仅局限于胃体(G-17水平升高)的萎缩性胃炎。因此,建议联合检测血清G-17、PGI、PG  I/PGⅡ比值及HP抗体,以增加评估胃黏膜萎缩范围及程度的准确性。

上消化道钡餐:如果X线钡餐检查发现可疑病变如胃腔直径减小、狭窄、变形、僵硬、压迹、龛影、充盈缺损、黏膜褶皱变化等则行进一步内镜检查。然而,随着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内镜检查已基本取代X线钡餐检查,成为最常用的胃癌检查手段。在我国,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也可酌情考虑使用上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进行筛查。

内镜筛查:内镜及内镜下活检是目前诊断胃癌的金标准,尤其是对平坦型和非溃疡性胃癌的检出率高于X线钡餐等方法。然而内镜检查依赖设备和内镜医师资源,并且内镜检查费用相对较高、具有一定痛苦,患者接受程度较差,即使对于日本等发达国家而言,也尚未采用内镜进行大规模胃癌筛查。因此,采用非侵入性诊断方法筛选出胃癌高危人群,继而进行有目的的内镜下精查是较为可行的诊断策略。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蔡永国
副主任医师
联勤保障部队第970...
消化内科
消化道早癌筛査及ESD治疗;胆胰病变ERCP;消化道出血急诊治疗;消化道狭窄支架置入;贲门...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