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生儿发生需要临床处理的低血糖(血糖2.6mmol/L),且伴有低血糖症状,儿科医生都知道应该
2018年10月24日 【健康号】 钱雄     阅读 10507

当新生儿发生需要临床处理的低血糖(血糖<2.6mmol/L),且伴有低血糖症状,儿科医生都知道应该立刻静脉注入10%葡萄糖液2ml/kg,随后静滴葡萄糖液6-8mg/(kg.min),能吃奶时及时喂养。

如果0.5-1小时后复查血糖仍然<2.6mmol/L,则增加输注葡萄糖液10-12mg/(kg.min)。如果仍然不能维持血糖水平,可加用氢化可的松。如果仍然无效,怎么办?

我们前不久就遇到这样一例新生儿顽固性低血糖:

案例分享

患儿,男,1天,因「反复抽搐1天」入院。

现病史:患儿第1胎第1产,胎龄37 1周,因「宫内窘迫」于昨晚22:00在当地剖宫产娩出,产程延长,羊水Ⅲ度。出生后Apgar评分1分钟7分,5分钟8分。

出生体重4400g。生后2-3小时开始「抽搐」,表现为突然双眼略凝视、双上肢小幅度抽动、面色稍青紫,持续1-2分钟自行缓解,继之嗜睡,间隔1-5小时反复类似发作,至今7-8次。间歇期哭声低、反应差、吸吮弱。

故急来我院,急诊拟「抽搐待查」收入院。病程中患儿无发热,已解胎便及初尿。父母体健,否认抽搐或特殊疾病家族史。

查体:体温36.2℃,反应差、嗜睡,无贫血征,皮肤无瘀点、瘀斑。前囟2cm×2cm,张力不高。无特殊面容。瞳孔等大等圆约2mm,对光反射稍迟钝。颈软。呼吸50次/分,两肺未闻及罗音,心率145次/分,律齐有力,未闻及杂音。脐部无渗出。肝脾肋下未及。肌张力偏低,原始反射均减弱。

辅助检查:血气分析:轻度代谢性酸中毒。急诊生化:葡萄糖1.31mmol/L,钙1.90mmol/L,余无明显异常。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无明显异常。

入院诊断:抽搐待查: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新生儿低血糖

诊疗经过:

入院后监测经皮氧饱和度稳定在90-95%。查末梢血糖1.4mmol/L,予10%葡萄糖9ml静推,输注静脉营养,其中葡萄糖6mg/(kg.min),鼻饲配方奶20ml、q3h。半小时后复测血糖1.8mmol/L,再予10%葡萄糖静推,并提高输糖速度至8mg/(kg.min),监测血糖始终维持在2.6-2.8mmol/L,一直反应低下。

入院第二天晨,患儿再次类似抽搐一次,经皮氧饱和度未低于90%,末梢血糖「测不出」,急予10%葡萄糖静推,输注葡萄糖10mg/(kg.min),鼻饲配方奶 8%蔗糖,30ml、q2h,氢化可的松5mg/kg、q12h静滴,q1h监测末梢血糖0.6-3.1mmol/L波动,被迫反复给予10%葡萄糖静推。

当新生儿顽固性低血糖难以纠正,就需要积极查找原因了。急查空腹胰岛素:192.2uU/ml(正常参考范围2.6-24.9uU/ml)。



腹部彩超及CT无异常。修正诊断:新生儿高胰岛素血症。监测空腹胰岛素波动在30uU/ml以上,血糖极不稳定。




入院第六天,家长成功从「二氮嗪吧」网购到华润双鹤国产二氮嗪胶囊100mg×100粒,给予12.5mg,q8h口服。服用第三天空腹胰岛素23.49uU/ml,



第六天10.11uU/ml,



血糖趋于稳定。住院14天稳定出院。筛查参与调控胰岛素分泌的关键基因,结果回报显示GLUDI基因突变,明确诊断本病。目前随访中,血糖基本稳定。

讨论: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ongenitalhyperinsulinism,CHI)是指由于各种先天病因导致胰岛B细胞异常分泌胰岛素所致顽固性低血糖的病症。ABCC8、KCNJll、GLUDI、GCK、HADH、SLCl6AI、HNF4A、UCP2和HNFIA等基因的突变已确认与CHI有关。

活产婴儿中CHI的发病率为1/30000~1/50000[1]。由于CHI反复发生低血糖,可导致不可逆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故早期识别、诊断和合理处理十分重要。

新生儿高胰岛素血症诊断标准[2]:

1、新生儿期反复的低血糖发作。

2、绝对或相对的持续高胰岛素血症。如低血糖时空腹血胰岛素>10uU/ml;血糖0.6-0.8mmol/L时,血胰岛素>5uU/ml;血胰岛素uU/ml/血糖(mg/dl)比值>0.3;注射胰高血糖素1mg(静脉或肌注)后0.5小时,血胰岛素>80uU/ml等。

3、低血糖时无酮症。

4、静注葡萄糖需要≥10-15mg/(kg.min)才能维持血糖正常。

5、影像学检查无异常发现。

新生儿高胰岛素血症治疗原则:

当血糖<2.6mmol/L即需进行临床干预。当需要葡萄糖输注速率>10mg/(kg.min)才可维持血糖水平正常时,可以开始药物治疗。首选二氮嗪。二氮嗪是一种钾通道开放剂,能有效且稳定地开放β细胞KATP通道,抑制胰岛素分泌。起始剂量通常为5mg/(kg.d),q8h口服。最大量15mg/(kg.d)。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水钠潴留[3,4]。如果是ABCC8和KCNJ11基因突变导致KATP通道蛋白异常的高胰岛素血症,二氮嗪治疗无效的比例高达52%[5]。二线用药是奥曲肽(抑制β细胞膜钙离子的内流和β细胞脱颗粒),还可选胰高血糖素、西罗莫司硝苯地平、外科手术(胰腺次全切除术)等[4,6]。

近年来随着CHI发病机制的愈加明确,诊断和治疗均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严重CHI患者的管理、远期疗效仍不乐观,研发新的治疗药物、发展新的影像技术提高病灶诊断的准确性、进一步研究新的未知突变基因等多个方面仍需进一步努力。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1
|
钱雄
副主任中医师
嘉兴市中医医院
中医儿科,中医科,儿...
精中通西,擅长常见儿科疾病的中西医治疗及成人中医内科治疗,小儿虚证调理、夏季杂病、三伏天中...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