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使用抗抑郁药?
2023年06月21日 【健康号】 陈小芳     阅读 492

正确认识抗抑郁药物

抑郁症是指以情绪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下降,意志减退,活动减少。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报告提示,全球共约有3.5亿抑郁症患者。2022年我国调查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患者为在校学生。由此可见,抑郁症发病群体已呈年轻化趋势。

临床医生反映,在实际中,当个体被心理医生诊断为抑郁障碍类疾病时,由于缺乏对疾病和抗抑郁药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讳疾就医,且对抗抑郁药物望而生畏,从而导致疾病没有得到有效医治,抑郁的症状不断加重。那么,抗抑郁药物真的有那么可怕吗?下面针对一些关于抗抑郁药物的常见问题进行相应解答。




Q1:抗抑郁药物是否具有成瘾性?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抑郁药物,如盐酸舍曲林、盐酸氟西汀、盐酸帕罗西汀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盐酸文拉法辛、盐酸度洛西汀、盐酸曲唑酮米氮平、多塞平等(除艾司氯胺酮这一种药物之外),均无成瘾性,也不会导致依赖。但有一部分患者,在长期服用药物后突然停药,可能出现头昏、恶心、嗜睡等不良反应。但此并非意味着药物有依赖性,而是由于快速停药引起的“撤药反应”。因此患者在服药期间,需定期到医院复诊,在医生的建议指导下进行增减药物,切勿自行突然停药。

Q2:抗抑郁药物是否副作用很大?如何处理药物的副作用?

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抗抑郁药物也不例外。但是,抗抑郁药物的副作用还是比较小的,甚至比常见的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等药物的副作用还要小。在心理医生的眼中,抗抑郁药物还是很安全的,即使短期超量服药,通常也是安全的。

抗抑郁药物常见的副作用是在服用初期可能会出现轻微的身体不适的情况,例如恶心、头晕头痛、嗜睡等,往往在服药前7-10天表现相对明显一些。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药物疗效显现后副作用也会随之减轻、消失。另外,抗抑郁药物并不会影响大脑的功能,相反,在某种程度上还能够改善患者的思维、认知功能。至于有的人认为服用抗抑郁药物会影响大脑,会影响智力,甚至使人变傻,这完全是错误的认识。

临床医生往往会通过从小剂量开始服药,逐步、缓慢地增加药物剂量,饭后服药,睡前服药等多种方式帮助服药者降低副作用发生的程度和机率,因此绝大部分患者均可逐步耐受药物。但若服药后确实出现一些无法耐受的副作用,明显影响工作或学习时,可及时与医生沟通,医生将会根据副作用的不同情况来进一步调整用药方案(如换药、减慢药物增加的速度等),患者无需担心。

Q3:抗抑郁药物是否含有激素?是否会导致体重增加?

抗抑郁药物并不含有激素。但确实有部分患者在服用药物之后会有体重增加的现象,尤其是服用米氮平后体重有明显的增加。这是因为抑郁症本身会引起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等症状,而随着抗抑郁药物的起效,食欲及睡眠等得到改善,食欲增加,营养摄入更充分,睡眠良好,导致体重回升。另外,米氮平可能对个体的脂肪代谢产生干扰,增加食欲,从而引起体重增加。

如果患者对型体要求较高,担心抗抑郁药物会引起体重增加,可在服药前告诉医生,让医师不要使用对食欲和体重影响较大的药物,这样就可以很好地避免服药后食欲和体重增加的情况出现。


Q4:服用抗抑郁药物是否会导致病情恶化?

抗抑郁药物已经被证实是抑郁症,尤其是中、重度抑郁症的有效治疗方法,在各个国家的抑郁症治疗指南中均被作为一线治疗方案。但由于抗抑郁药物起效时间长(通常需要2-4周才逐渐起效),在服药早期大部分患者的症状未得到改善,疾病在继续进展,抑郁情绪有所加重。而服药初期药物的副作用却可能会立刻出现,这些副作用有可能会加重患者的抑郁情绪,部分患者服药初期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心神不宁的症状。这些表现都可能会让患者认为是“病情恶化”,其实这些情况是抗抑郁治疗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并非“病情恶化”。这时可结合心理治疗,并短期联用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物,就能够有效缓解上述症状。

Q5:抗抑郁药物需要服用多久?

抑郁症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疾病,因此国内和国际上均提倡全病程治疗。全病程治疗包括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3个时期的治疗。急性期治疗的目的是控制症状,疗程一般为8-12周。巩固期治疗疗程在4-9个月左右。关于维持期治疗,多数学者的意见是:首次抑郁发作,抗抑郁药物维持治疗时间应为6-12个月以上;若2次以上的抑郁复发,病情严重,则推荐维持治疗时间至少2-3年。维持治疗结束后,病情稳定的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缓慢减药直至终止治疗。

从上面的疗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抑郁症治疗是一个相对比较长的过程。这就要求患者坚持服药,定期复诊。不要自己随意减药、停药。

Q6:抗抑郁药物是否为特效药?

目前临床使用的抗抑郁药物绝大部分不是特效药。因为目前抑郁症的具体发病机制并未明确,所以,没有办法研制出针对病因的“特效药”。但是,目前医学研究发现,目前的抗抑郁药物的总体有效率是60-80%。所以,目前的抗抑郁药物是治疗抑郁症较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另外,有一种近期上市的新药“艾司氯胺酮”,它具备较为快速、有效的抗抑郁效应,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特效药”。但是,这种药物具有一定的成瘾性,且有一些特殊的副作用,因此,并未在临床上推广使用。这种药物只针对某些特殊类型的抑郁症患者,且只能在医院住院期间才能使用,普通患者也不能在药店中自行购买获得,因此,患者不必担心“误服”此药。


Q7:抗抑郁药物是否有抗焦虑的作用?能否在焦虑症中使用抗抑郁药物?

抗抑郁药物也有较好的抗焦虑的作用,可以在焦虑症患者中使用。实际上,焦虑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就是服用这些“抗抑郁药”控制焦虑症状。但是,抗抑郁药物通常起效较慢,需要10-14天左右才能见效。因为有焦虑情绪的患者在精神、心理上较为难受,很难安心等待10-14天的起效期。因此,在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初期,还需要同时配合使用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物(如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奥沙西泮、劳拉西泮、氯硝西泮等)短期治疗。这类苯二氮卓类抗的焦虑药物起效快(服药后半小时即可见效),效果好,但是具有一定的成瘾性,不可长期连续服用,但通常连续服用10-20天还是安全的。

Q8:中药里面有抗抑郁作用的药物吗?

我国中医博大精深,确实有中草药能够治疗抑郁症的。目前获得我国批准的治疗抑郁症的中药主要适用于轻、中度抑郁症,包括圣约翰草、舒肝解郁胶囊、巴戟天寡糖胶囊这3类中成药(已制成药丸,直接吞服即可。无需煮沸、煎、泡)。但是这类药物的选用需要遵循中医的辩证施治,不可自己胡乱使用。

若要使用中药汤剂治疗抑郁症,就建议求助于有丰富的抑郁症治疗经验的中医生进行规范的诊治,方可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Q9:抗抑郁药物治疗费用高吗?

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如盐酸舍曲林、盐酸氟西汀、盐酸帕罗西汀、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盐酸文拉法辛、盐酸度洛西汀等,价格都不高,甚至某些药物服用一个月仅需100-200元钱。当然,极小部分刚刚研发不久的新药,或者某些国外进口的原研药物,价格偏高。

但是,上述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基本上都纳入了我国的医保范围内,患者可以使用医保卡就医购药。目前国家还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可以使用患者家属的医保卡购买抗抑郁药物。另外,某些单位、学校还可以报销部分或全部的医药费用。这些举措都切实降低了抑郁症患者的经济负担。

Q10:抗抑郁药物能否在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状态)中使用?

双相情感障碍也是较为常见的心理疾病,其处于抑郁发作(抑郁相)的时候,临床表现与抑郁症非常相似。但是,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的治疗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据目前科学研究发现,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并非是同类疾病。因此,现代医学的观点是:处于轻、中度抑郁状态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不建议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除非,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抑郁情绪非常严重,才能短期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而且要在抑郁情绪缓解后尽快撤掉抗抑郁药物。

Q11:抗抑郁药物是否为治疗抑郁症的唯一手段?

很多患者认为抑郁症是一种疾病,是疾病就需要服药治疗。也习惯的认为抑郁症只有药物治疗这一种治疗方式。实际上,抑郁症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物理治疗这3种治疗方式。这3种治疗方式可以根据病情任意联用其中2种方式,或3种治疗方式同时联合使用。但是,目前较为推荐的治疗方式还是建议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也具有较好的抗抑郁的作用,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有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治疗,家庭治疗,人际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森田疗法,人本心理治疗,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法其治疗原理各不相同,可根据抑郁症患者的症状特点选用。

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是相辅相成的,并没有冲突之处。有的学者在评价心理治疗对抑郁症的作用时戏称:“对抑郁症患者来说,药物治疗是治标,心理治疗是治本”。这句话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心理治疗也有其缺点,如:起效较慢,治疗费用并不便宜,对治疗师的要求较高,每次治疗需要来医院或心理治疗室进行治疗。所以,对部分有条件的患者来说,在服药治疗的同时,能同时开展心理治疗对疾病的康复是大有裨益的。

总而言之,抗抑郁药物并没有想象中可怕,它只是一类普通的药物。它副作用小,不成瘾,服用方便,药物价格不高,抗抑郁、焦虑有效率较高。因此,只要抑郁症患者能按时服药,定期复诊,有疑虑及时与医生沟通,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有条件者同时开展心理治疗,绝大部分人的抑郁症状都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陈小芳
主治医师/研究员
平江县精神病医院
精神科
任精神科多年,通过精神专科医生培训,擅长精神疾病长程治疗,情感障碍,焦虑症,抑郁症,双相障...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