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出血(二)转载
2016年12月15日 【健康号】 葛海珏     阅读 5137

了解小肠出血病因,我们要从四个方面展开。

第一,小肠血管病变:(1)动静脉畸形与血管发育不良:a小肠血管畸形b小肠黏膜下血管发育不良c小肠海绵状血管瘤;(2)小肠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3)小肠门脉高压性肠病。
病例一中的孙某某即属于这种情况。
小肠血管畸形血管造影征象有:(1)肠壁内有密度增高、排空延迟的扩张、扭曲的静脉为本病早期最常见的X线表现,提示黏膜下静脉扩张;(2)动脉相可见供血动脉的分支末端呈不正常的丛簇样血管,形似烛台样或卵圆形,显影可持续至静脉相,出现率70%~80%,提示病变范围扩大并累及黏膜下小静脉;(3)静脉早期充盈(6~8s即出现),提示动静脉瘘的存在;(4)造影剂外溢持续存在,为急性出血的表现。根据血管造影结果,将肠道血管畸形分为3种类型:Ⅰ型(孤立型):病变呈局限性,发病年龄常大于55岁,好发于右半结肠,手术时往往未能发现,病变多属后天获得性;Ⅱ型(弥漫型):病变较大,且较广泛,发病年龄小于50岁,可位于肠道任何部位,手术时偶可发现,病变由厚壁和薄壁血管组成,可能系先天性病变;Ⅲ型(斑点样血管瘤):此型包括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较少见,病变可位于胃肠道任何部位,伴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有遗传型基础。

第二,小肠感染性疾病:(1)小肠钩虫感染;(2)小肠结核;(3)小肠血吸虫病;(4)小肠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病例二中的张某即属于这种情况。
钩虫病是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寄生人体小肠所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有缺铁性贫血、肠功能紊乱、营养不良,严重者可致心功能不全及发育障碍。在我国,钩虫感染为四大寄生虫病之一,约2亿人受累。钩虫导致出血的机制为钩虫借口囊咬附小肠黏膜绒毛,摄取血液、黏膜上皮与肠液为食。钩虫吸入的血液很快自虫体肛门排出。钩虫分泌抗凝血物质,即使钩虫移动位置,原有的黏膜伤口仍持续渗血。渗血量与虫体吸血量相同或略多。钩虫每日更换吸血位置4~6次,形成小肠黏膜散在点状或斑状出血。重者黏膜下层可有大块瘀斑。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葛海珏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南...
消化内科,内科
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治,如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