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炎症性肠病
2018年07月27日 【健康号】 苗新普     阅读 8155

           

门诊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患者反复腹痛、腹泻,看了数家医院,吃了不少药,症状却怎么也无法改善,于是将其看作疑难杂症。其实,其中许多患者属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认识了IBD,我们就可以从容应对这样的情况。

一、什么是IBD海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苗新普

IB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

二、IBD的发现史: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最初被认为是一种有别于细菌性痢疾的肠道炎症性疾病,这个疾病名称是1859 年由英国伦敦Guy 医院的Samuel Wilks 医生首先提出的。1909 年,Hawkin 进一步报道了这种病例,并指出其慢性、易复发的特点。同年,伦敦皇家医科院总结了自1888 年以来的该院的近300 例病例,并对其病因进行了讨论。到1935 年,Arthur Hu对UC进行了较完整的的阐述,并描述了其结肠镜下的表现。以后,UC开始在欧美各国,尤其是白种人中陆续被报道。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最早报道于18 世纪中叶。1761 年意大利医生Morgagni 等报道1 例“回肠梗阻”; 1913 年,苏格兰外科医生Dalziel 发现了9 例具有回肠炎、间质性空肠炎、结肠炎的病例;1923 年美国医生Burril B Crohn 等人重新强调了这是一种临床与病理学上独立的疾病,其本质是主要侵犯年轻人远端回肠的炎症,这才逐步对本病有了较清楚地认识,并为当今的克罗恩病的临床病理学模式莫定了基础。人们便以他的名字来命名这种疾病,称之为“Crohn(克罗恩病)”

三、IBD的病因及流行病学:

IBD的病因迄今不明,目前认为是由环境、免疫以及遗传等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可能的机制是:感染、饮食等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的人群,使之肠免疫反应过度亢进导致肠粘膜损伤。

IBD患者中,UC与CD发病的人口和地理分布及流行病学表现相似,其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及种族差异,其中北美、北欧最高,亚洲较低;同一地域的白人明显高于黑人、犹太人明显高于非犹太人。统计显示:欧洲和北美UC发病率为10/105~20/105,患病率达100/105~200/105,CD发病率为5/105~10/105,患病率达50/105~100/105;而在我国UC和CD的患病率分别为11.6/105和1.4/105。近几十年来IBD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有持续增高趋势。

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IBD在中国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市民中发病率高于其他城市。其中,经常熬夜、长期疲劳、西方化的饮食、吸烟、过度食用冰箱食物、饮食习惯不良、室内活动过多缺乏日光照射致维生素D缺乏,都是可能诱发炎症性肠病的原因。

四、IBD的临床表现:

IBD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患者常常经历疾病发作和缓解不断交替的过程。UC 的病变主要累及结肠粘膜和粘膜下层,范围多自远段结肠开始,可逆性向近段发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和末段回肠,呈连续性分布,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和黏液脓血便。而CD为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病变可累及胃肠道各部位, 以末段回肠及其邻近结肠为主, 呈穿壁性炎症, 多为节段性、非对称性分布;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瘘管、肛门病变等。

此外,部分IBD患者还伴随发热、食欲减退、消瘦、贫血、营养不良等全身表现,有些会合并一些肠道局部的并发症如:肠穿孔、肠腔狭窄、大量出血、肛周脓肿和肛瘘形成、大肠癌等;病情较重的患者可出现全身的并发症如关节炎、结膜炎、皮肤病变、骨质疏松、肝肾损害等。

五、IBD需要做哪些检查?

临床上主要需要的是血液检查、粪便检查、结肠镜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等。

六、IBD的治疗:

当患者被确诊为IBD后,医生将会制定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案的确定,需要充分考虑炎症性肠病的分级、分期、分段的治疗原则。分级治疗指确定疾病严重程度, 按轻、中、重不同程度采用不同药物及治疗方法。分期治疗指活动期以控制症状为主要目标, 缓解期则应继续维持缓解, 预防复发。分段治疗指根据病变范围选择不同药物和治疗方法。同时还强调包括支持、对症、心理治疗及营养治疗的综合应用; 对具体病例则十分强调个体化的处理原则。

IBD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益生菌、抗生素以及中药等。

七、IBD的预后:

IBD属于肠道慢性炎症。由于炎症对肠道不断的破坏,因此疾病发作期的IBD患者肠道常会出现肠道局部或比较广泛的肠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病理改变;而随着机体抵抗力的增加和炎症的缓解,机体会对被破坏的肠道病变进行修复,造成病变部位的“增殖性改变”,可导致肠息肉、肠腔狭窄、肠梗阻等,严重的可发生癌变。

八、IBD的预防:

近年研究发现,UC患者大肠癌总发生率为3.7%;IBD的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是非炎症性肠病人群的2倍;约15%的炎症性肠病患者死于癌症。IBD患者经确诊后8到10年,发生结直肠癌的危险性以每年增加0.5%至1%的速度递增。

因此,对于IBD患者,应定期至医院就诊随访,监测癌变的可能性,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对于UC患者,如病程8-10年以上的广泛性结肠炎、全结肠炎和病程30-40年以上的左半结肠炎、直乙状结肠炎患者,UC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者, 应行监测性结肠镜检查, 至少2年1次, 并作多部位活检。对组织学检查发现有异型增生者, 更应密切随访, 如为重度异型增生, 一经确认即行手术治疗。而对于CD患者,应重点监测小肠,结肠CD癌变危险性与UC相近,其监测方法与UC相同。

九、IBD的饮食

对于活动期UC患者,应充分休息,进流质饮食,病情好转后改富含营养的少渣饮食,应尽量限制乳制品的摄入。病情严重的患者应禁食,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而在疾病缓解期,饮食应柔软,易消化,营养充分并能保证足够的能量,每日进食宜少食多餐。

而对于CD患者,则更加注意饮食调理和营养成分的补充,一般进食高营养低渣饮食,可适当补充叶酸维生素B12等多种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对于所有IBD患者,应注意观察记录每日的饮食与患者症状的关系,根据排便情况和相关症状(如腹痛、腹胀等)排除不能耐受的食物, 应避免接触不能耐受的食物。同时确定出“耐受”食谱,以指导饮食。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苗新普
主任医师/教授
海南省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胃食管反流病、消化不良、不明原因腹痛、难治性腹胀、顽固性嗳气、顽固性呃逆、胆汁反流胃炎、炎...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