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如厕训练
2020年06月24日 【健康号】 朱默     阅读 8273

      说到孩子的如厕训练呢,我们首先要看目标——小孩可以“自主地上厕所”。简单的六个字,成年人视为理所当然的能力,两三岁的孩子却需要克服很多的困难,达成这个目标。

    让我们来好好分析分析,这六个字到底包含了哪些困难点:
    首先身体上:对膀胱的充盈感有觉知;
    然后认知上,能理解到,想摆脱充盈感就要去坐马桶;
    最后能力上:可以做到自己脱裤子,坐马桶,小便,取手纸,擦屁股,拉上裤子,冲马桶,洗手。

    如果可以独立完成以上的步骤,才意味着孩子的如厕学习已经成功。然而,对于两三岁的各方面还在发展的孩子来说,要取得这样的成功,是要付出很多的努力的,非常有挑战。

    作为家长的我们,要如何让孩子们平静地相对愉悦地学习如厕,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困难挑战,走向里程碑式的独立新阶段,是我们所要学习和思考的。

    首先,通过深入剖析如厕学习的过程,我总结出三个要点:

1,膀胱充盈感的觉知:
    这个能力大概什么时候可以发展出来呢?答案是:一岁左右,也就是孩子开始扶物行走的时候。这是由神经系统的髓鞘化决定的。

2,膀胱的感觉和坐马桶的行为相关联:
    在家里,家长可以很自然地让孩子观察到自己如厕的过程,必要的时候还要分解动作步骤达到示范的效果(遵循原则:言少,速慢)。在孩子感兴趣的时候,邀请Ta学习坐马桶。

小贴士:亲测,市售的塑料儿童坐便器一开始的新鲜劲过后,孩子都不爱用。他们更喜欢模仿大人,使用成人的马桶。在学校里,我们使用儿童尺寸的抽水马桶;在家里,推荐购买脚凳,和安装在大人马桶上的儿童马桶圈。这样孩子可以自己踩上脚凳,转身,脱裤子,坐上马桶。小马桶圈可以减轻要掉进马桶的恐惧感,以及降低真的陷落在马桶圈里的可能性。


3,如厕的一系列步骤
    看似简单的如厕,分解出来有这么多步骤:脱裤子,坐马桶,小便,取手纸,擦屁股,拉上裤子,冲马桶,洗手。

       整个如厕过程,遵循蒙氏的一贯原则:我们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去完成。擦屁股这个步骤在15/18个月到2.5/3岁里面,一般由家长或幼儿园老师代劳。当然也希望家长在家里能及早地教孩子自己擦屁股(也可以示范呀)。我们对孩子的期望是:三岁自己练习擦屁股,四岁自己可以擦干净。

    要点剖析完了,我们就要来看看在正式的如厕学习过程中,要如何升级打怪实现以上的终极目标。
    我们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量的尿湿的体验。
    很多人会忽视这个阶段,然而它很重要,尤其是对一岁半左右比较年幼的孩子来说。这个阶段要给孩子机会去反复地体会尿湿的感觉,让孩子把纸尿裤剥夺的湿粘感觉重新找回来,从而理解“排尿”和“裤子湿掉”或者“排便”和“裤子黏黏的脏脏的臭臭的”两者之间的自然逻辑关系。

    从出生开始就使用纸尿裤的孩子,由于纸尿布吸收了尿液,剥夺了孩子感官上的反馈体验,很难理解大小便要在马桶里这样一个逻辑原因。有些孩子刚开始如厕训练,拿掉纸尿裤的头两天,站着小便,看到有液体顺着裤子流下来,会露出惊讶的表情。所以,要把尿湿体验还给Ta。这个体验过程一般要持续2-4周才能强化孩子的认知:我的身体的排尿/便活动会产生相对应的逻辑结果:裤子湿粘臭引起的不舒适感。

小贴士(关于纸尿布和布尿布的):从环保和认知的角度来说,从小使用布尿布比较好,孩子的如厕学习也不需要经过第一阶段,对如厕训练肯定是助力的。但是,纸尿布解放了照顾者的劳动,功不可没。所以,使用纸尿裤还是布尿布,大家可以自己选择。也有穿纸尿裤的孩子直接跳过这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的。

第二阶段:定时邀请孩子去上厕所
    这个阶段孩子配合并成功在马桶里大小便,尿湿裤子的次数明显减少直至没有。在15/18个月到2.5/3岁,邀请孩子使用厕所的时间间隔大约为2-3个小时。
幼儿园邀请使用厕所的时间点分别是:
早上入园时(8:00am-8:30am)
吃点心后或者户外活动前(10:00am-10:30am)
午餐后或午睡前(12:00pm-12:30pm)
午睡后(2:15pm-2:45pm)

    在家里,家长也可以配合这样的时间点,邀请孩子去坐马桶。家园一致,事半功倍。邀请的方式很重要,做的不好就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去上厕所。

DosandDon’ts:
    把上厕所列为一个常规活动,视为某件事情的其中一个步骤或流程,和吃饭前要洗手,睡觉前要刷牙一样。注意,你传达的信息必须是:客观逻辑便是如此。千万不要询问:“有没有小便?要不要小便?”这种问句潜台词是传达了对孩子的不信任,会立刻引起孩子的反感情绪,这也是为什么一百位孩子里有九十九位孩子,一百次询问里有九十九次会回答都是:“没有!”
    
    如厕这件事情,一旦变成成人的意愿,孩子就天然地站到对立面去了,而一旦变成了客观逻辑,事情就好办了。

    你可以共情:“妈妈也觉得上厕所比较麻烦,但是没办法,出门之前还是要坐一下马桶,你先还是我先?”
    你可以诱惑:“爸爸想上厕所,你帮我冲水,然后轮到你好吗?”
你可以坚持:“上厕所,洗手,然后出门去公园,我们就是这样做的。”
    你可以讲理:“我可以等你,但是如果等太久,那公园玩的时间就要少一些。”
    你可以安慰:“我们就坐一下马桶,能不能尿出来都没关系。”

    当然如果孩子实在不愿意去坐马桶,也不需要强迫,也许是因为Ta真的没有尿意,也许这是另一个好机会让他体验尿湿的感觉。

    如果小朋友尿湿裤子(你要知道,此时孩子的内心是很脆弱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什么呢?不管你内心是幸灾乐祸还是不满嗔怪,都一定要不露声色,云淡风轻。注意:你的演技相当重要!

保持微笑的表情和温柔的语气:
    “裤子湿了吗?公园也没有地方换裤子。你要忍受一下,我们回家换。”
    “安全座椅湿了吗?坚持一下哦,我们还要开车二十分钟才能到家。”
    “你自己知道干净的裤子在哪里对不对,你自己换还是我帮忙?”

    在厕所里,你帮助孩子脱下湿裤子,擦拭或清洗屁股和大腿。在换上干净裤子之前,邀请孩子再次坐马桶,此时你可以恰到好处恰如其分非常自然看似随意实则早有预谋地说:“下次想小便的时候可以坐马桶,这样裤子就不会湿了,也不会不舒服了。”注意!!语气要平和地就像在谈论的天气一样。

    以上的描述可能有些俏皮了,我只是想传达这个观念:每一次的尿湿,都是给孩子多一次的体验,只要你不做任何评价泰然处之,就是孩子学习的绝佳机会。Ta会逐渐认识到坐马桶和不尿湿裤子之间的关联,也会增加Ta下一次想要自己去上厕所的欲望。
    
    但是,如果,此时你说:“哎呀,刚才问你有没有小便,你说没有,看吧,一会儿就尿湿了。”
    “又尿湿了,跟你说了多少次了,小便要小在马桶里!”
    完了,之前的努力白费了。更甚者,孩子听到这些话后产生的羞愧,懊恼,生气等等情绪,都会成为如厕学习的巨大阻力。

第三阶段:静待花开
    孩子感觉到尿/便意后,有意识地自己去上厕所,这是一个啊哈的Moment。我们之前的工作都做好了,那么这是水到渠成的结果。你会发现不知不觉中,孩子就自己会独立如厕了,不再需要邀请了。

本文引自:沁沁育儿,作者郑沁沁。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朱默
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康复科,小儿康复科
1、儿童常见发育问题:语言发育迟缓、构音障碍、注意力及感统失调问题、智力发育落后、运动障碍...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