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治疗落枕,中医推拿有妙招
2018年03月26日 【健康号】 程艳彬     阅读 17032

落枕的发生主要是与颈部肌肉的急性损伤有关。针对局部肌肉的急性损伤,推拿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迅速起到活血舒筋、止痛解痉、滑利关节、调整小关节紊乱的作用。

    落枕,又称失枕,是指因夜间睡姿不良或枕头高度不当,头颈较长时间内处于过伸或过屈状态,使颈部肌肉受到持续牵拉,导致颈部肌肉紧张痉挛、颈椎小关节紊乱,进而出现以颈部疼痛、僵直、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病症。此病症各个年龄段均可出现,以冬春季较为多见。轻者数日可以自愈,重者迁延数周不愈。


    一.落枕的常见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为晨起后颈部或上背部剧烈疼痛,活动时疼痛加重明显。疼痛可发生于一侧,也可两侧同时发生,严重者疼痛可向头枕部及上肢放射。检查时颈部肌肉有僵硬、压痛、痉挛,触之有“条索感”。


2)表现为颈部前屈、后伸、侧屈、旋转等活动受限,当需要转动颈部时常需借助身体转动以减少颈部活动,减轻疼痛。


二.落枕的常见病因

1)睡姿不良或枕头过高、过低、过硬,使颈部肌肉在较长时间内处于高张力状态,造成颈椎肌肉前后的失衡,易引起损伤。


2)夜间室内气温过低或者颈部保暖不佳,致使颈肩部肌肉长时间暴露在外,感受风寒之邪,使颈背部气血凝滞,筋络痹阻,造成颈椎疼痛和活动度受限。


3)转头过猛或搬举重物可导致颈部肌肉及软组织的急性扭挫伤,引起颈部疼痛不适。


4)素有颈椎病等颈肩部筋伤,因偶感风寒或睡姿不良等引发本病,严重者可反复发作。


三.与落枕相关肌肉的解剖及功能

落枕的发生常与颈部的四块肌肉损伤有关,包括:胸锁乳突肌、斜角肌、斜方肌、肩胛提肌。

1)胸锁乳突肌

胸锁乳突肌位于颈部两侧颈阔肌深层。起于胸骨柄和锁骨胸骨端,止于颞骨乳突。单侧收缩头转向同侧,双侧收缩头向后仰。


1 胸锁乳突肌

    2)斜方肌

斜方肌是位于上背及中背的表层肌肉,两侧一起构成一个巨大的菱形,覆盖在所有颈后部、上背及中背的其他肌肉表面。斜方肌起自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及所有胸椎棘突,止于锁骨外1/3、肩峰、肩胛冈。作用为上提、压低、内收、上旋肩胛骨。


2 斜方肌

3)斜角肌

     颈两侧各三块,按前后排列位置分别命名为前、中、后斜角肌,均起自颈椎横突前或后结节。纤维斜向外下,分别止于第1、第2肋骨。其作用为侧屈颈椎,同时也可上提肋骨,起到辅助吸气的作用。


3 中斜角肌

    4)肩胛提肌

肩胛提肌,位于颈项两侧,为一对带状长肌,起自第1至第4颈椎的横突,肌纤维斜向后下稍外方走行,止于肩胛骨上角。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上提或下回旋;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屈和同侧旋转;两侧收缩,使颈部后伸。


图4 肩胛提肌

此外,落枕还可能与包括颈长肌、头长肌、头外侧直肌、头前直肌等肌肉在内的颈深屈肌群有关,因篇幅原因,此文不做过多赘述。


四.推拿治疗落枕

    根据上文可以了解到,落枕的发生主要是与颈部肌肉的急性损伤有关。针对局部肌肉的急性损伤,推拿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迅速起到活血舒筋、止痛解痉、滑利关节、调整小关节紊乱的作用。


1)推拿的部位及取穴:以颈项部及肩背部为主。取穴包括:风池穴、肩井穴、天宗穴、颈夹脊穴、落枕穴等穴位。


2)操作:

患者取坐位。医师站于患者身后,先以拿法拿颈项部两侧肌肉,同时配合颈项屈伸运动,约3分钟;继以㨰法及一指禅作用于患侧颈项及肩部,反复3~5遍;继以按揉法作用于风池穴、肩井穴、天宗穴、颈夹脊穴、落枕穴等穴位,约5分钟;如颈椎发生小关节紊乱,可施以颈椎旋转定位扳法整复小关节紊乱。


3)频率 推拿每天治疗1次,每次15分钟左右,连续治疗1至2次,落枕症状可明显缓解或消失。


五.功能锻炼

    待患者疼痛减轻后,可遵医嘱进行颈项部的功能锻炼。其方法是做颈部的前屈、后伸、侧屈、旋转等活动,每个方向可重复多次,可施加适当阻力,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5分钟左右为宜。


六. 注意事项

1)急性疼痛时应卧床休息;

2)颈部肌肉损伤早期可局部冷敷以减轻局部炎性反应,后期疼痛缓解后可配合热敷促进炎性反应消退;

3)避免长时间伏案工作,注意睡卧时将枕头调整到舒适高度;

4)注意颈部的保暖,避免受寒;

5)如一年内多次发生落枕,应及时至医院就诊,排除颈椎病可能。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3
|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