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驱力
2021年11月04日 【健康号】 张庆彬     阅读 10166

关键词:内驱力,精神分析,无意识,紧张状态

内驱力(Internal drive)


内驱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


关于内驱力,瑞士著名哲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荣格,将其与集体无意识联系起来,他始终强调集体无意识是建立在集体观念的基础上的,并以“生命驱力”为前提。其实内驱力就是个体在环境和自我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的,具有驱动效应的,给个体以积极暗示的生物信号。其实质是一种无意识力量,源于最原始的,积累了整个历史经验的心理体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内部力量。与它相对应的概念是诱因。内驱力存在于机体内部,诱因存在于机体的外部。内驱力和动机往往被看作同义词。


内驱力一般分三类:

认知内驱力:认知的内驱力是一种源于学习者自身需要的内部动机,这种潜在的动机力量,要通过个体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成功,才能真正表现出来。诱发这种内驱力需要激发兴趣,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巧妙创设问题情境,诱发认知冲突,注重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背景相联系等方法。这种内驱力多表现在小学和初中非毕业班阶段.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一种通过自身的努力,能胜任一定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就,从而赢得一定社会地位(或班级地位)的需要。它以赢得一定的地位为满足。 [1]

附属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保持长者们或权威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真学习、积极表现的动机。这种学习动机有较明显的年龄特征,多表现在在幼儿和小学生身上,也属于一种外部动机.

内驱力与动机:

1、内驱力决定动机的方向和大小

2、内驱力不仅仅是生理需要产生的紧张状态,也是心理上的

3、内驱力和诱因共同影响动机能量大小

内驱力与内稳态及需要有密切关系,动物必须保持机体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才能维持生命。例如,细胞内外水的渗透压应当平衡,血液中的糖分和其他营养物质以及各种激素都要保持一定的水平等等。这种机体内部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作内稳态。若内稳态遭到破坏,如营养物质不足,就会产生求食的需要,驱动求食的行为倾向,以恢复内稳态。支配这种行为倾向并有方向性地、持续地驱动有机体产生求食行为的内部力量也就是内驱力。求食的需要之所以成为激起求食行为的内驱力,还依赖于有机体内外的其他因素。在求食过程中,驱动求食行为的外部目标是食物,食物就是求食行为的诱因。内驱力存在于机体内部,诱因存在于机体的外部。内驱力和诱因相互作用而产生行为的全部过程称作动机作用。因而,内驱力和动机往往被看作同义词。


内驱力与诱因:

内驱力指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内部刺激。有机体会产生各种需要,当需要没得到满足时,有机体会产生内驱力,内驱力引起反应,反应导致需要的满足。例如,当摄食需要出现时,内驱力会驱使有机体表现出摄食行为以满足这种生理需要,随着摄食需要的满足,内驱力降低,摄食行为也就停止了。内驱力和需要基本上是同义的,经常被替换使用。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需要指的是主体感受,而内驱力所表现的是作用于行为的刺激。内驱力的作用可以通过行为强度来测量,它本身也可以通过一些外界手段来操纵,因而动机的实验研究中一般都用内驱力的概念。

诱因指能满足有机体需要的物体、情境或活动,是有机体趋向或回避的目标。满足有机体需要的诱因是后天通过个体经验而逐步形成的。例如,同样的摄食需要,有的人会去吃米饭,有的人会去吃面点;同样为满足自尊的需要,有的学生通过取得很好的学习成绩来获得同学的尊重,有的学生则通过讲究穿戴来吸引同学的注意。当有机体在个体活动中把自己的各种需要与能满足其需要的物体、情境联系在一起,这些物体就成为行为的目标。诱因和目标是基本上是同义的。

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有机体的各种行为和活动都是由动机所引起的。动机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内驱力是个体内部推动行为的力量。诱因是行为目标对行为者的刺激。内驱力是给动机中“推”的力量;诱因是动机中“拉”的力量;人的动机行为正是在这一推一拉中实现的。

相关链接:激发孩子内驱力,正应该从以下三点入手。


如何激发孩子内驱力?


一、胜任感 孩子觉得他能做到


一般来说,孩子对所做的事情充满胜任感,觉得自己能做好时,更能积极采取行动,并且遇到困难时也会勇于面对,因为他充满了自信。相反,如果孩子对要做的事情没什么信心,不觉得自己能很好地完成它时,就会拖拖拉拉,迟迟不开展行动,而且中途稍微遇到些阻碍就容易放弃。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相信孩子的能力,孩子在自己能胜任的领域培养自信,就能更好地成长,不断地创造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例如多让孩子做做简单的家务、带孩子去超市时,让他帮着一起采购食材等,从一件件日常小事中让孩子获得成功的经验,让孩子的胜任感逐渐增强。同时家长要学会赞美和鼓励的技巧,例如“你可以做到的”“你能行”,当孩子做成一件事时,给孩子具体的表扬,让孩子明白自己哪里做得好,好在哪里,激励他的后续行为。通过出色地完成一件件难度适当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得以提升、胜任感就会得到满足。


二、归属感 孩子能感受到无条件的爱


人的归属感是在孩童时期形成的,是指感觉到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不孤单,不是异类。当孩子感受到归属感时,内心就会充满安宁、放松和满足,生命得以滋养。现实生活中,父母可能过多侧重于给孩子更多物质上的满足,殊不知心灵上的连接才是孩子最需要的。大多数家长工作繁忙,或者觉得和孩子没什么好说的,孩子自己玩得好就行,其实不然。


家长应当注意多与孩子交流,参与到孩子的世界中。例如睡前给孩子讲故事、读绘本,周末一起爬山、踏青等,都是增强孩子归属感的好方法。除此之外,当孩子做错事,父母在批评教育之前不要忘记首先给孩子安慰和情绪的疏导,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他的归属感得到满足,才会拥有发自内心深处强大的力量,有勇气继续前行。


三、自主感 孩子感到可以自己做决定


你有没有注意到:当别人强制要求你去做一件事时,你虽然会将它完成但却没有什么激情和斗志。反而是自己决定要做成一件事比如学好一门外语,这时自己会充满了积极性并且享受这个过程。其实孩子也和成人一样,当他感觉自己是在别人的控制下做事情,积极性就会打消很多。父母要给孩子自由的感觉和自主做事情的机会。当他愿意自己为自己的事情负责的时候,他会有激情,有热情,并且会想出各种办法解决问题。


例如让孩子决定周末如何度过,让孩子决定是先吃完饭还是先写作业。惩罚的威胁和言语控制会降低自主感。例如:“再不写作业晚上不让你看电视”“我数到三,不乖乖去睡觉我就让爸爸来教训你”。家长应当避免以上行为,通过和孩子多协商沟通,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让孩子学会在家长的引导下自觉完成各项事情。

关键词:内驱力,精神分析,无意识,紧张状态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张庆彬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平度市人民医院
心理咨询科,心理科
治疗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障碍、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分离(转化)障碍、急性应激精...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