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格,父母重任
2017年09月15日 【健康号】 刘鹏飞     阅读 14309

  

健康的人格是指每个人在自身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能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恰当的行为方式、正常的社交与职业功能。非健康的人格则表现为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紧张、难以适应社会,给家庭、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很大影响。儿童期(6—12岁)、青春期(12—18岁)是健康人格发育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人格的发育与环境因素,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关系重大。

学术界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情感温暖型、过度严厉型、过度保护型。  


情感温暖型:父母用语言和姿态表示对子女的喜欢,经常赞扬子女,能谅解子女的过错,尊重子女的意见,参与子女的活动,并为其成功而骄傲。

过度严厉型:父母对子女事事期望值过高,达不到便训斥、羞辱、甚至打骂,过分限制子女的活动,压制子女发表个人意见,一切按父母的愿望行事。

   

过度保护型: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迁就,对子女的要求百依百顺,不肯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和挫折,除学习外,包办孩子一切事务。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对北京市两所重点中学和两所非重点中学进行的“人格问卷”调查发现,在1148名初一和高一学生中,有14.3%的学生疑有人格偏离,有3.7%的学生诊为人格偏离;对2205名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调查显示,有2.5%的学生诊为人格偏离。这项研究表明: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是人格偏离的主要危险因素。比如对子女的过分惩罚、羞辱、刻苛,易使子女产生自卑感、不安全感,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对周围环容易产生敌对情绪,易记仇报复别人,是产生“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高危人群。对子女的过分保护,可使子女缺乏自信心,不敢应对压力和挫折,易产生胆怯、紧张、回避、退缩行为,他(她)们不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事情独自作出决定,对批评非常敏感,因怕被人拒绝而不敢参加社交活动,是产生“依赖型、焦虑型人格障碍”的高危人群。

总之,在我国特定社会环境中,青少年的人格偏离现状值得引起家庭、学校及社会高度重视。由于人格的发育时期均处在儿童期、青春期,因此提倡父母建立正确的教养方式,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及时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3
|
刘鹏飞
主治医师
泰安市中心医院
心理科,临床心理科
家庭、婚姻咨询与治疗,睡眠障碍、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疑病症、创伤后应激障碍、进食障碍、...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