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喆日一帖
2021年09月14日 【健康号】 焦成松     阅读 7797

亲们,早安!今天是2021年9月14号星期二,农历辛丑年八月初八。武汉市近一周连续放晴,今日气温22~32℃,北风1级,空气质量优。
……——……

👩🔥👨哲思——精深敏捷的思虑,或如哲学家一般思考问题——批判性思维。
        哲人无忧,智者常乐。
        并不是因为把想要的一切都占为己有,而是对现有的东东都能爱惜。敝帚自珍,活在当下。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儒家经典《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内容: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
        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的状态,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方位状态就是“仁”。真和善的有机结合于人的心灵必然又是唯美的。孔子确立了仁的范畴,并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克己复礼为仁。      
        中庸之道是中国古老的唯心主义方法论,也包含了内方外圆的处世哲学,是人生的大道,是事业成功、争取快乐与健康的根本。主要包括三层意思——第一层:中不偏,庸不倚。是指人生不偏离大道,坚持原则不随意变更自己的目标和信仰(内方)。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第二层: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状态,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制怒唯有和,治狂莫过于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在于畏。只要保持一颗敬重和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身心健康就得以保障,始终与人为善灵活处事随机应变决不对他人乱发脾气(外圆)。第三层: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有益也。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不能变成社会蛀虫沦为浪费资源的废物,更不能堕落为垃圾人危害社会;且能恪尽职守,在其位谋其政。
        人的道德如果能达到中庸,就是最高境界但很难实现。因为中庸无法量化,只能靠我们自己用心去领会,见仁见智。
        论及中庸,必须谈道,道离不开目标,没有目标的人生就失去了现实意义。中国知识分子毕生追求的目标或家国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中庸之道须要让大家切实可行,也就是现代人常说的接地气。否则便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如海市蜃楼矣。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如《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方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此处的“与天地参”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善良美好的人。
        《中庸》原文之中,对中庸的定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意思就是人的内心没有发生喜怒哀乐等情绪时,称之为中。一旦发生喜怒哀乐等情绪,还能用中的状态来节制之,就是和。中的状态即内心不受任何情绪的影响,保持平静、安宁、祥和,不为情绪所左右拒绝意气用事。这也是古人把中庸解释为不偏不倚的由来,即“真常须应物,应物不迷惑”的修行标准。把握中庸之道的君子不至于矫枉过正或过犹不及,能随时明心见性,了悟真理。
        天地人,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三才。老聃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三就是天地人。人死后与地合二为一。活着时人与天(自然)互动、相互斗争,活得好的人与天合二为一,也就是天人合一。活得不好的,与天斗斗不过,最后无可奈何与地合二为一。到底该如何与天或大自然和谐相处呢?老聃又告诫曰:顺势而动,无为而治。

每日英语

Initiative  is  doing  the  right  thing  without  being  told.
主动性就是在没有人提醒时做正确的事。

Adversity  reveals  genius,  fortune  conceals  it.
苦难显才华,好运藏天知。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焦成松
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
肝病感染发热,感染科...
各类肝病以及不明原因发热等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