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切勿凭感觉自行用药
2018年12月04日 【健康号】 尹虹     阅读 3569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增高,糖尿病患者数量迅速增多。面对大量涌现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防治的专业人员明显不足,患者教育距离实际需要相差甚远。在这种情况下,不法商贩乘机兜售假药劣药,很多患者治疗不规范,听信误导。还有不少患者凭自己的感觉自行用药,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里结合真实的病例谈一谈患者凭自己的感觉用药非常不可取,甚至是很危险的。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尹虹

病例1,老刘(为保护患者个人隐私,略去真实姓名,以下同),71岁,2型糖尿病史十六年,十年前因发生“脑梗塞”,血糖控制差,开始自行注射中效胰岛素(NPH胰岛素),注射剂量凭自己的感觉随意增减,入院前剂量:早餐前26单位,晚餐前30单位。血糖很少检测,自述经常出现“低血糖”,近两年反应迟钝。入院后查:多发性腔隙性脑梗赛,尿蛋白2+-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Ⅲ期,高血压3级,左心室扩大。空腹血糖2.1-3.5mmol/l,餐后两小时及睡前血糖18-26mmol/l.征得患者同意后给予胰岛素泵治疗。经过多次调整,胰岛素(诺和锐)每日总量减为18单位,空腹血糖5.8-7.3mmol/l,餐后两小时及睡前血糖8.1-10.0mmol/l.

这位患者注射胰岛素并不是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而是“凭感觉”随意选择胰岛素种类及注射剂量,这种状况持续了十年,心、脑、肾、眼底均出现明显损害。尤其是血糖的大幅波动,加速了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反复的低血糖对中枢神经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而这种损害是不可逆的,加上患者反复发作的脑梗塞,使他反应迟钝,生活不能自理。出院时每日胰岛素的用量较入院前减少了38单位,这当然与胰岛素种类与使用胰岛素泵有关,但也反映出入院前胰岛素的使用极不合理。老刘在专科医生的治疗下平安出院了,与他相比,以下两位患者就没有这么幸运。

病例2,老李,55岁,中医师,糖尿病病史八年,从确诊糖尿病的那一天开始,老李就给自己配制中药,身为中医师的他非常自信,对自己能用中药控制病情深信不疑,血糖极少检测,也不看专科医生。多是“凭自觉症状”改变中药配方。直到单位体检查出明确的肾脏并发症及眼底病变,老李才如梦初醒,遗憾的是他并没有采取积极措施控制病情,而是留下遗书,走向另一个世界。

老李的经历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遗憾,也提醒我们对待糖尿病的治疗一定要相信科学,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不能“凭感觉”盲目自信,更不要对一些未经验证的“验方”抱有幻想。祖国医学是伟大的,但中医中药的应用不应排斥现代医学体系,两者的结合才是最好的模式。

病例3,老王,67岁,糖尿病病史十二年。十二年前确诊糖尿病后一直在药店买来“消渴丸”、“糖适平”、“蜂胶”自行服用,剂量根据自觉症状随意增加或减少,很少检测血糖。近两年乏力,下肢浮肿,视物不清,心悸气短来医院就诊,诊断: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Ⅳ期,心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专科医生建议老王注射胰岛素治疗。老王相信注射胰岛素会“成瘾”,坚决拒绝注射胰岛素,并继续服用上述药物。半年前老王右侧足趾溃烂,血糖18-25mmol/l,很快形成坏疽,并向全足、小腿蔓延,伴发高热。在家人的力劝下勉强接受胰岛素注射,此时医生建议截肢以避免危及生命,但老王坚决拒绝,反复劝说无效,最终尽管医院积极抗炎,老王仍然因败血症离开了这个世界。

从老王身上我们可以吸取的教训:首先,长期自行购药,“凭感觉”自己调整服药,而很少监测血糖。他服用的“消渴丸”、“糖适平”一般不宜同服(消渴丸含格列苯脲,与糖适平同属磺脲类药物),而“蜂胶”只是一种保健品,并非治疗药物;其次,在伴发心、脑、肾眼等并发症后拒绝胰岛素注射,使得并发症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最后,在截肢以保住生命的问题上,老王固执己见,遗憾离去。

以上三个病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共同的特点都是相信自己的“感觉”,错误理解了“求医不如求己”。糖尿病的治疗强调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规范治疗、综合治疗,而不能“跟着感觉走”,患者自己的感觉往往不客观,更不可靠,固执己见最后常常造成终生遗憾。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尹虹
主任医师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治;甲状腺疾病;下丘脑、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妇科、儿科内分泌疾病;其...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