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结直肠癌,您所关心的可能都在这
2019年09月15日 【健康号】 韩俊毅     阅读 9035

随着城市现代化程度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鸡鸭鱼肉等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摄入增多,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结直肠肿瘤高发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从目前临床治疗上的情况看,城市的大肠癌的发病率第2-3位,40岁以下的年轻人患结直肠癌的比例约占结直肠癌总人数的20%,而且又进一步上升的趋势。

有的专家曾预言:结直肠癌有望取代肺癌而成为新的癌症之王!



中国已进入结直肠癌高发地区的行列,大肠癌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疾病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所以,大肠癌防治形势很严峻,需要引起我们大家的关注。





一、结直肠癌的预防及高危人群



目前医学及卫生事业进步,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深入,对结直肠肿瘤疾病的防治有了很大的进步,有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预防手段,如:



第一:从病因上,



我们改善生活方式减少高蛋白高脂肪、精细、腌炸、烟熏食物的摄入;

增加食用蔬菜、水果、粗粮;减少吸烟和过量饮酒;

加强运动、减少肥胖,从病因尚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第二:积极治疗癌前病变,



如果我们能早期把这些癌前病变处理,治愈,他们就不会发展称为大肠癌,减少大肠癌的发生。积极防治大肠息肉、溃疡性大肠炎;对多发性息肉、腺瘤息肉,一旦诊断明确应早期手术切除,以减少癌变机会。



第三:高危人群,积极健康检查,



哪些是结直肠肿瘤疾病的高危人群呢?



经常进食高蛋白、高脂肪、肥胖者;

本人患过大肠腺瘤;

本人患过溃疡型结肠炎;

本人患过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妇科、乳腺);

直系亲属中有2人以上,或一个<50岁患肠癌;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家系成员;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系成员;



二、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





对于已经发生的大肠癌,我们要争取尽可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早期恶性肿瘤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而相对中晚期大肠癌,其治疗成本,治疗难度及治疗效果都有非常大的差距,这样的早期癌很容易就可以达到治愈的标准,单纯手术就足够,不需要其他放化疗等,中晚期的肠癌即使医学快速发展,多种手段综合运用一些病人仍治疗效果不满意。



但很遗憾,我们临床上发现的大多数是进展期或是中晚期患者,治疗难度大,一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也不好,主要原因是患者本人对自身的一些异常情况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及早就诊,早期诊断还要靠人们自己多了解大肠癌的相关知识,了解大肠癌早期都有什么症状。



三、如何及早发现大肠癌,重视大肠癌危险信号





1、首先经常察看粪便是否带血,



说起便血,很多人都会想到痔疮,其实便血也可能提示消化道存在其他方面的隐疾,甚至可能是肠道恶性肿瘤的信号。日常生活中遇到大便带血,一般有两种态度:一种是痔疮患者群体,不以为然,认为又是痔疮在捣乱;另外一种是很在意健康的群体,非常恐慌,怀疑自己得了什么不治之症。



其实,便血是非常常见的一个症状,根据出血的部位不同、出血量不同、出血的速度不同,所便出的血的颜色就会不同。粪便出现了鲜红色,或者是暗红色,或者是黑色,都是便血。其实,便血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很多疾病都可能出现的一种临床症状。但是,大部分的便血都预示着是肛肠发生了病变所导致的!

比较常见的要数痔疮,直肠癌,肠息肉这三种情况。




其中属直肠癌的后果最为严重!便血正是直肠癌常见的症状之一。

更要命的是,90%以上的直肠癌病例在初期会被误诊为痔疮,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期!直肠癌误诊为痔疮后果严重,但为啥还有这么多人会被误诊了呢?这其中有一部分是病人的自我误诊,也有部分是医务人员的臆测。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直肠癌与痔疮的临床表现有诸多相似之处,如便血、大便次数增多等,导致直肠癌初期容易被误诊为痔疮。



那么,究竟啥样的便血是直肠癌?它和痔疮有怎样的区别呢?



首先是年龄。

痔疮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的人身上,而直肠癌的患者多是中年人或老年人。因为直肠癌和其他癌症一样,它的形成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虽然现在有

成年轻化的趋势,但大部分是中年人或者老年人才会发生!



其次是便中的血液特点。

痔疮患者的大便有血,是因排便时擦伤患处,血液多数是随着大便排出后滴落下来,因此血液不会与粪便混合,它的血液是鲜红色的,而且不会有黏液存在。而直肠癌患者的大便则常混有血液、黏液和浓液,而且一般颜色也要比痔疮的血液的颜色要深一点!带脓血、黏液的大便”---小心肠道肿瘤。如果排出的是脓(黏)液血便,就要注意了,即排出的粪便中既有脓(黏)液,也有血液。脓(黏)液血便往往见于直肠或结肠内的肿瘤及炎症,你可能患了肠道恶性肿瘤,需要到正规医院进行详细检查。



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专科体检是非常有必要的:

比如专科医生进行的肛门指检、结肠镜检查和诊断。



2.另外您的大便习惯是否有所改变



比如大便次数或者是便意增多,

直肠癌患者的大便习惯会明显改变,大便的次数会增多,而痔疮并不会有排便习惯的改变。此外,腹泻的患者,每天都会排便很多次,如果用药后腹泻仍不能减轻,也应该特别留意。而且总有排不净的感觉�。由于直肠肿块及其癌肿溃疡产生的分泌物,可产生肠道刺激症状,导致患者出现便意频繁、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等症状,但排出物多是粘液脓血状物。



3.再就是看大便性状是否改变;



比如大便条形变细或成扁平状,可出现大便变稀、经常不成形,大便越来越细,大便带血和黏液等情况



4.其次您是否腹部隐隐作痛或有其他不舒服的感觉,



腹部可能有位置不固定的阵发性胀痛,隐痛伴有明显的肠鸣音等等,还有就是是否便秘或交替出现便秘、腹泻的情况,腹部摸到包块。



5.此外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



不明原因的贫血消瘦、乏力、食欲减退,有相当一部分可能是胃肠道除了问题患者一定要及时注意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病人如果说对自己的观察比较仔细的话,比如说我们说有一些大便的带血啊,大便习惯的改变等等,出现以上这些症状等大肠癌危险信号,都应及早排查原因,如果你能早期抓住这些蛛丝马迹,你去做一些相关的检查,找医生就诊看的话,我想你可能发现早期肠道疾病的概率会大大的提高。



一般除了进行常规的体格检查之外,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专科体检,比如做肛门指检、结肠镜检查等,有效避免误诊耽误病情!



四、筛查





1、肛门指检:



不少人在体检时会放弃直肠指检。认为又难受又没用,就不愿意做了,还有些患者因为怕疼痛也放弃做指检。还有些年轻人认为直肠癌一般都是中老年人,而自身有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于是也放弃了直肠指检。

直肠指检真的是“又难受又没用”吗?哪些情况下要做直肠指检?直肠指检怎么检?



结直肠专科体检,非常强调直肠指检。因为直肠指检非常简单,没有痛苦,费用低廉,而且对于诊断直肠癌又非常敏感,是发现直肠癌的利器。直肠指检,也叫肛诊,是医生用一个手指伸进患者肛门进行触摸,不需何辅助设备,是检查疾病的一种简便易行却非常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临床观察发现,超过70%的中国患者的直肠癌都很低位,距离肛门很近,通过直肠指检就能摸到。



2、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是医生用来检查大肠及结肠内部病变的一种诊断方式。结肠镜通过肛门进入直肠,直到大肠,可让医生观察到大肠粘膜的微小变化。是目前发现肠道肿瘤及癌前病变最简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但毕竟内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检查方式,有一定的不适和并发症,因此,有不少人畏惧这种检查,致使一些大肠病变甚至肿瘤不能早期确诊,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3、无痛肠镜检查。

其实质就是在检查前经静脉注射一种起效快、作用确切的麻醉药物,使患者在数秒钟内入睡,完成全部检查后即能苏醒,检查过程中不会有任何的不适和痛苦感觉,因此越来越受到患者的喜爱。



五、治疗



对于确诊结直肠肿瘤的病人,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外科手术切除,目前医疗技术进步,随着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普及,结直肠外科的微创手术已经普遍开展,大量的患者涌中获益,手术变得更加微创化,痛苦小,恢复快,但还是有很多患者及家属疑问,包括以下非结直肠外科专业的医生同行也有困惑:



结直肠癌切除手术,到底”微创手术"好还是"开放手术"好,不开腹的腹腔镜微创手术能切干净么,远期效果如何??



1.其实大家所关心的“切干净”就是我们专业所强调的“根治性”,而远期效果就是我们所关系的患者预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要“开干净”分为两个部分:病灶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廓清)。






2.胃肠道肿瘤腹腔镜微创手术和传统的开腹手术手术切除范围和根治程度的要求是一致的,二者只是使用工具的不同,而无本质的差异.



3.现在多项国内外临床研究及实践已经证实,腹腔镜胃肠道肿瘤根治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在远期效果: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局部与远处复发率均无差异,但患者恢复更快,痛苦更小,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少。

某种程度上讲,腹腔镜微创手术不仅能“开干净”,而且许多方面较开放而言能做得更好。

  

4.腹腔镜手术在“根治性方面”有其独到的优势:

虽然微创手术没有在病人腹部做很大的切口,但是医生是通过腹部一个1厘米的穿刺孔放入腹腔一个高清的摄像头,通过放大高清的电视屏幕来观察腹腔,探查全面,减少遗漏(整个肚子可以看一遍,而非靠手摸)。



视野放大,如放大镜下显微外科手术,手术更加精细,传统开放手术的部分操作是靠手术者触觉,非直视下操作,部分步骤略显盲目和粗糙,而腹腔镜微创手术全部操作均在直视下操作,精细解剖。



出血量少,零失血,手术中血管根部的离断,淋巴结的清扫更加清晰彻底,所以从淋巴清扫的角度,腹腔镜微创手术比传统开放手术根治度更好,由器械代替手的操作,避免触碰、挤压肿瘤,更加符合无瘤操作的肿瘤外科手术的基本原则。



其实正是由于腹腔镜技术的出现,胃肠外科进入了精准解剖的时代,胃肠外科进入了微创时代,显微外科时代。



5.多学科协作治疗模式



传统上来说,结直肠癌治疗有三大手段: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药物,目前各个治疗方法对结直肠癌疾病的治疗都发挥重要的作用,但也都有局限性,



比如临床上有患者就诊,一个复杂结直肠癌患者就诊,可能看外科医生,可能被建议做手术,如果他首先遇到肿瘤内科医生,可能被建议做化疗,要是遇到放疗医生,可能被告知需要做放射治疗,这样可能都存在治疗策略不当可能,所以由美国M.D.Anderson肿瘤中心于20世纪90年代最早提出了多学科治疗模式。



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概念是这是一种建立在循证医学基础上的肿瘤治疗新型模式,由来自外科、化疗科、放射科、病理科等多个相关学科、相对固定的专家组成工作组,针对某一疾病,通过定期、定时、定址的会议形式,提出适合患者病情的最适当治疗方案,继而由相关学科单独执行或多学科联合执行治疗方案。这种临床治疗模式已经成为目前肿瘤治疗的主要趋势。



对患者而言,这一模式不仅缩短了患者从诊断到治疗的时间,避免了患者因往返于各科室之间而贻误最佳治疗时机。更通过多学科会诊,患者可获得针对个体特征的治疗方案,从而得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六、结直肠癌患者的规范随访



多个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荟萃显示在根治性手术后,80%的复发转移是在术后3年内发生的,95%的复发转移是在术后5年内出现。因此,定期规范的术后随访有助于及时发现复发转移病灶,为再次手术根治或长期带瘤生存提供可能。



术后1~2年,每三月复查一次;

术后3~5年,每六月复查一次;

建议行化验血液肿瘤标记物,胸腹盆腔CT、术后1年和3年分别复查肠镜,然后每5年进行肠镜复查。

如果例行检查中发现腺瘤(如绒毛样息肉,息肉大于1CM或高级别不典型增生时)均应1年后复查。



七、结直肠癌术后饮食过渡(院内)



结直肠术后早期需禁食,待肠道功能恢复,开始先饮水,随后逐渐过渡至清流食、流食、半流食、软食。

第一步:清流食;可进食糖盐水或稀米汤、稀藕粉、菜水、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韩俊毅
主任医师/教授
上海市东方医院北院
肛肠外科,胃肠外科
致力于胃肠道各类疾病的诊断和胃肠道肿瘤的开放及微创外科手术及综合治疗。规范进行胃癌、结直肠... 更多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