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少儿的心理发育特征三
2022年01月20日 【健康号】 熊菲     阅读 8236

1.思维发育特征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儿童的思维方式(或思路)与成年人有很大的不同。婴幼儿的思维特点与客观物体及行动分不开,不能脱离人物和行动来主动思考,如拿着衣服给布娃娃穿衣服时说“宝宝冷了,穿件衣服,省得着凉。”学龄前期儿童则以具体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为主,凭具体形象引起的联想来进行思维,如学妈妈给自己梳头的形象给布娃娃梳头,学妈妈给自己穿衣的动作给布娃娃穿衣等,但还不能考虑事物间的逻辑关系和进行演绎推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迅速发展,开始出现了抽象的逻辑思维,以后又逐步学会了综合分析、分类、比较、抽象等思维方式,使思维具有目的性、灵活性和判断性,进而发展到独立思考的能力。模仿是人类最直接的学习活动,要允许孩子模仿,让孩子在模仿中学习。此外,要鼓励孩子多提问,遇事多问为什么,家长要不厌其烦地给予正确解答,这样可以激发和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想像也是一种思维活动,想像是一种间接概括的思维活动。孩子的知识和经验都比成人贫乏,但他们的想像力却十分丰富。他们可以通过讲述、画图、写作、唱歌等方式将自己的想像表达出来。1~2岁时想像处于萌芽状态,3岁后想像较多些,但仍为片断、零星的,学龄前期想像力有所发展,但以无意想像和再造想像为主,有意想像如创造性想像到学龄后才迅速发展。
2.情绪、情感发育特征
情绪是指人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是较原始简单的感情,较短暂而外显。情感则为需要是否满足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属较高级复杂的情绪,持续时间长而不甚外显。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有各种不同的情感表现。婴幼儿的一切情感表达都是为了自我满足,如渴了、饿了、痛了,他都会用强烈的哭叫表现出来。学龄前儿童处处表现出肯定的情绪,他们不停地奔跑,笑闹,主要的动机就是为了得到愉快。
孩子的情绪是不稳定的经常起伏变化,而且常常现出来,如受到表扬就扬扬得意,受到批评就抑郁不高兴。他们特别易激动,往往由于某件小事而情绪冲动,此时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短时间内很难平静下来。到了小学低年级情绪的冲动逐渐减少,情感也比较稳定,他们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感情,掩盖自己的心情不让它表露出来,如有的为了不想让同学把自己看成是个爱哭的孩子,摔了跤也不哭泣;有的壮着胆子装作不怕打针的样子,为的是不想让同学说自己是胆小鬼。进入中学以后,情感表现更加稳定,不再动辄发怒或沮丧,偶然发火也能较快地平静下来,其兴趣已从自我转向集体,此时一些同性别的、志趣相投的儿童少年常形成小团体,他们把能得到小伙伴的青睐当成一种快乐。这时家长和教师不能硬性拆散他们,要正确地因势利导,把他们引导到认真学习、为集体做好事的正确轨道上,加强人生观和理想教育,培养明辨是非、性格开朗、富于同情心和责任感等良好情感。

提示x

您已经顶过了!

确认
''
|
熊菲
主任医师/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儿童保健科
对儿科疾病诊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儿童生长发育、儿童营养及相关疾病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
去Ta主页
Ta最近的文章 更多 |

热门文章

请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信息
色情低俗内容
违规有害信息
侵犯隐私、虚假谣传